3月11日大势分析:行情必然发生(之一) !


  今日上午,市场再次下探,最低达到4063.47点,离前期4062点的缺口仅留一丁点悬念,这也说明,如果今天下午反弹,则明后天将可能继续探底,这样将在4000点左右转势。我说过的行情也就会来到,这至少是一轮大级别的反弹行情,但更可能是创新高的行情。有兴趣的朋友,参看我春节前后到现在的观点,就知道市场一直是有一个趋势的,一直是有一个规则在运行,不是没有规律的,不是不可以预测的。


  质问范福春同志:什么人才能炒股?

  昨日股市再遭重挫,投资者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引发市场加速下挫。沪指全天收报4146.30点,跌154.22点跌幅达3.59%;深成指报14863.05点,跌697.80点,跌幅4.48%。两市总成交1415.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两市共1449只股票下跌,仅141只股票上涨。大盘蓝筹股全面“陆沉”,是5个月来跌势的继续。本轮股市调整自去年10月17日开始,也肇始于大盘蓝筹股普遍走弱。对昨天市场的大跌,范福春同志特别以小孩子的成长来比喻新兴市场。“小孩子小时做的幼稚可笑的事情,长大了就会改变,但小时候不会因为大人不让做就不做。”他强调一定要提醒投资者对风险给予高度重视。“为什么去年尚主席做了两次以投资者教育为主的风险教育的讲话,就是要提醒投资者,任何从事投资的人,都要有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就不要入市。入市自愿,投资自主,赚钱自得,亏损自担。投资者一定要把营业部的话当作座右铭: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针对证监会范福春同志对股市大跌所作的表态:股市不是什么人都能炒的。我们应该质问一下范福春:什么人才能炒股?

  请问范福春先生:

  中国千千万万个股民为资本市场作出了贡献,为上市公司的圈钱、融资付出了代价。沒有投资者的参与,没有投资的奉献,你又从何处在圈钱、去融资!作为中国证监会,又如何谈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股市不是什么人都炒的”,言下之意:有背景的人可以炒,有内幕消息的人可以炒,能够左右上市公司、左右股市的人可以炒!!

  行情必然发生的观点

       市场舆论中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再融资是国家级圈钱运动,是国庄的进攻号角,只有涨才能完成国字号的任务。目前的大跌只是大行情的前奏,大盘后期必涨。

  其实我认为,看沪综指日K线走势,今天沪综指留一个点左右的空间未补给下步的走势以遐想,特别是何时出台货币从紧措施,何时从技术面完全回补缺口,都会给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留有悬念。但无论缺口是否回补,在4000点附近的支撑已基本探明,虽底部还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会有所反复,但不影响资金建仓完毕后的上扬。昨天的下跌是提前消化CPI数据过高的利空,但2008年加息空间极小,一旦数据公佈后上层并无过严措施,或者即使加了息,提升准备金率,也是利空出尽,股市仍会回升。所以关键在于趋势!时间一定会让市场证明,我说过的二月底三月初,4000点(上下50点)左右,就一定会出现行情。如果这样,请大家,请各位读者朋友,都投我一票啊!呵呵!

  有一种舆论认为,相对于印花税,现在股市最紧迫的问题是改变新股发行及其恶性增殖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如果能设定新股锁定周期,斩断打新股快速暴利的机会,短期投机资金就只能做高股市才有机会出逃。而如果推出股指期货,投机资金则可以在打压股市的同时获得更大的投机收益,从现在股市走势看好象已经具备随心所欲震荡的能力,而降低印花税正中他们的下怀,那样他们做市投机的成本就更低了,而国家吸收流动性能力也降低了!

  其实,这也是一种不科学的看法。我们应该看到,一切的利好与利空,都只是幌子,重要的是背后的利益分配与平衡。当管理层需要降印花税,需要改变新股发行等对二级市场的冲击时,它自然会出现。改变新股发行制度,如果改为市值配售,是不是有好处?以前也搞过这套,但实际上于事无补,最后落了个网上的攻击,说什么“2002年推出这项政策,是希望中小投资者为市场买单,让很多机构出局,因为要进入熊市了”。对于同一件事,总会有两种以至N种以上的说法的。股市是多空矛盾的集合体,在矛与盾的搏弈之间,孰利孰坚往往预示市场未来方向,焦点则成为矛与盾搏弈的火力点,只有把握住市场焦点才能抓住市场先机。行情必然在此发生,希望大家能以前瞻性的目光扑捉市场中每一个焦点,准确的把握市场未来走势,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另:消息面上中移动已申请上市,后面宜关注联通与3G概念,奥运概念等。

      附:老沙每日消息点评

  (一)周边市场/短线有限利好

  上证报《收高204点!港股单日反转》“上周五美股因受就业数据不佳拖累大幅走低,亚太区股市周一也全线下挫,内地A股大幅下跌,受此影响,港股周一低开后持续下行,一度逼近22000点关口;午后因有消息称美联储将紧急减息,在逢低买盘的支撑下,港股反转向上,恒指最终收红。恒生指数周一收报22705点,上涨204点,涨幅0.91%;国企指数收报12520点,下跌87点,跌幅0.69%。大市共成交870亿港元。”“信用危机已开始波及美国的机构抵押债和公司债等方面。持有相当数量大型中资股的对冲基金可能被迫抛出股票,预计恒生指数短期将跌破20000点。”

  简评:不排除有助于沪深短线反弹。短线应该围绕4123点的支撑位震荡。但是总体而言,3月中旬公布物价指数CPI之前,经过反复,沪深仍旧震荡下探的机会、直到加息利空短线出尽。

  (二)物价动态/利空为主

  香港商报《增6.6%2月PPI又创新高》“增6.6%2月PPI又创新高专家指通胀料长时间高于预期。中国2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6.6%,涨幅再度创下逾3年新高,并已连续第7个月扩大涨势。这显示在南方暴雪、通货膨胀等负面因素影响下,工业品价格不断上涨,而未来消费物价的上涨压力也将相应增加。”“统计局数据还显示,1-2月PPI较上年同期增长6.4%。数据还显示,推动2月份PPI上涨的主要原因仍然是食品价格的上涨。2月份食品类出厂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11.0%,增速快于1月份的10.4%。”“2月份原煤出厂价较上年同期上涨19.4%,大大高于1月份的14.9%。同时,钢材价格的迅猛上涨也推动了工业品出厂价格的飙升。此外,2月份原油出厂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37.5%,同样大大高于1月份的29.9%。”

  简评:上述消息,对于蓝筹股板块继续构成利空。主要是物价上涨,带动利率上涨,越来越有可能成为定局,并且情况较为严重。但是本栏一直提示关注高涨价行业的品种。食品行业的品种,在上交所赢富数据里面,继续有品种提示机构增仓。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日早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8.7%,再创近十一年以来的单月最高升幅,并远超市场预期。此前,分析师普遍预计2月份CPI将上涨8%左右,区间位于7.5%~8.5%。最终数据超出了市场预期的上限。

  最近两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现有的种种迹象均不容乐观。昨日公布的2月份贸易顺差数据出现明显萎缩,降幅高达64%;另外,衡量企业成本的PPI数据2月较去年同期上涨6.6%,创出2004年12月以来的最大增幅。

  市场人士指出,上述数据对A股市场构成多重打击。CPI数据创纪录地飙升,令近期推出宏观紧缩政策的可能性大增,最有可能就是在两会结束后立即上调存款利率;贸易顺差出乎预期地骤降,令资本市场资金面面临明显的压力;而PPI数据的劲升,则更是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利润将会出现明显放。

  (三)供求关系/资金抽离/利空

  上证报《二月上海新增存款创新高》“贷款增速放缓二月上海新增存款创历史新高。受人民币存款多次升息累积效应的释放,以及近期股市、楼市走势低迷和月末新股IPO资金解冻回流,春节长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月份上海市新增人民币各项存款创下单月存款增量历史新高。同期人民币贷款增幅则小幅回落,较上月末下降0.9个百分点。”“昨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2月份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报告。数据显示,2月份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存款1665.6亿元,同比多增1509.5亿元;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198.8亿元,同比少增102.5亿元。”

  简评:加息预期和加息效应开始显现。历来熊市都是资金从股市回流到银行。这一动向需要关注。

  (四)供求关系/资金供应/利好

  上证报《关注资本市场人大“一号议案”锁定基金法》“《基金法》部分修改意见达成共识。达成共识的内容包括:拟突破现有对关联交易等一系列禁止性的投资羁绊;投资范围上,除了可以投资上市交易的证券外,还可以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允许基金公司实行股权激励机制;管理费收取与投资业绩挂钩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副范福春昨日在参加政协经济组讨论后表示,‘中国的基金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来说,跟市场需要和其他国家相比,都还比较弱小,需要进一步发展。’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基金法》的修改将为基金业的发展进一步“松绑”,促使基金行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诚信水平,从而推动其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

  《华夏债券基金募资创今年纪录》“93亿元华夏债券基金募资创今年纪录。该基金将于合同生效日起不超过3个月开始办理申赎业务。”

  简评:上述基金法的修改,对于基金业的发展有利。后市总有一天会反弹产生波段性的反弹行情。不排除3910点、3660点附近支撑位的时候可以观察反弹出现的机会。

  开盘必读

  1、美股继续下行石油大涨至108美元/桶

  道指下跌153.54点,跌幅1.29%。纳指下跌43.15点,跌幅1.95%。标准普尔下跌20.00点,跌幅1.55%。原油期货上涨2.75美元,涨幅2.6%,收于107.90美元/桶,这是油价首次收于107美元关口之上,盘中油价一度上涨至108.21美元,创历史新高。黄金期货下跌2.40美元,至971.80美元/盎司。(美国股市在过去6个交易日中已第5次走低,油价首次突破108美元关口也使得投资者情绪紧张。美联储可能被迫在周二盘前宣布紧急降息。最近有关油价将会涨到200美元/桶的说法不绝于耳,尽管难于使人相信,但“100美元/桶时代”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已经来到全世界消费者面前,很快的,高油价、高媒价会越来越影响我们的生活,投资者会以“高油价的影响”来进行择股,我认为采油、煤炭、新能源板块将会迅速崛起!你终会发现,第一被错杀股乃中国石油!)

  2、PPI“高烧”不退2月CPI新高无悬念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作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先行指标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2月份同比上涨6.6%,增速高于1月份的6.1%,连续第二个月创3年来新高。(今日公布的2月CPI涨幅或达8.1%。2月份乃至未来几月物价形势不容乐观,PPI的持续上行也加大了通胀风险。)

  3、人大“一号议案”锁定基金法

  备受各界关注的基金法修改被定为今年人大的“一号议案”。而此前,有关多层次资本市场税收政策问题也成为今年政协的“一号提案”。此次,资本市场拔得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双头筹,其受关注程度已可见一斑。(修改内容将为基金业的发展进一步“松绑”,包括:突破现有对关联交易等一系列禁止性的投资羁绊;除了可以投资上市交易的证券外,还可以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允许基金公司实行股权激励机制;管理费收取与投资业绩挂钩等等。)

  4、2月沪新增人民币存款创历史新高

  受多次加息、股市楼市低迷等因素影响,2月沪新增人民币存款创历史新高。(估计3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还得创历史新高,流动性过剩将更加凸显。)

  5、两市流通市值已不足9万亿元

  周一沪深两市单边震荡下行,权重股持续杀跌带领个股普跌,沪深股市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大幅减少,减幅全部超过3%,两市流通市值合计已不足9万亿元。(除了散户几乎没有人关心流通市值的缩水。)

  6、厉以宁印花税有必要改为单边征收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昨天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印花税不应该双边征收,双边征收是没有道理的。”他称,印花税从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是必要的。印花税的税率调整经历了有升有降的过程,厉以宁表示,根据具体情况,印花税从3%。降到2%。,甚至降到1%。,都是有可能的。(印花税的下调尚在呼吁之中。)

  7、央行新闻发言人澄清媒体有关“港股直通车”报道

  来自央行网站的消息,央行新闻发言人日前就3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FT中文网)刊发的《周小川:“港股直通车”仍在推进》一文接收媒体采访时表示,3月6日,周小川行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记者提问时,就境内居民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进行了回答。周小川行长并未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间隙”接受包括英国金融时报在内的媒体就上述问题的采访。李超指出,《周小川:“港股直通车”仍在推进》一文中出现了不少曲解周小川行长原意的言论,有违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原则,对此,我们表示遗憾。该文作者JamilAnderlini先生也表示,这篇文章是其收看3月6日记者招待会后,根据本人的理解撰写的,记者本人并未在其他场合采访周小川行长。(昨日港股收市前飙升逾200点与“港股直通车”即将开通的传言有关。)

  8、平安增发方案引发A股市值缩水相当于220次雪灾

  ——《中外管理》杂志刊载文章称,如果对投资者的力量没有足够的重视,单纯的以圈钱为目的,势必败走资本市场。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将中国平安推到了风口浪尖。

  ——民政部2008年1月底公布,近期持续雨雪天气过程已造成全国出现“雪灾”,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而自1月21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公布新的融资计划之后,则引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股灾”,在经历连续两周持续下跌后,A股最新的总市值“缩水”近4万亿元,流通市值减少7328.7亿元。而中国平安本身的股价,也从1月18日的99.55元,10天之内暴跌至71元。

  ——如此算来,平安的融资计划所带来的,相当于中国发生220次雪灾!平安保险,到底干了什么?

  (昨日写道,新发的基金填不满增发的坑,把A股的持续下跌完全归咎于中国平安或许有失公允,但中国平安这次的国际玩笑确实开得太大太大了!)

  9、中移动交A股申请

  两会间隙,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对外界表示,中移动一直在积极推动红筹回归的事情,以给内地投资者一个投资机会。《证券日报》记者在进一步采访中得知,中国移动已经提交申请,目前处于等待状态。(中移动融资规模不会很大,中移动回归A股必然会推动通讯板块尤其是联通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