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1日股市盘后分析


  上午大盘低开后一度上攻翻红,但10点钟港股低开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达到8.7%,令市场扭头继续探低,虽有个别权重股挺身护盘的迹象,但短期市场仍不断创出新低,11点以后市场逐步消化了压力,显示了较为强劲的反弹势头。

  2月份CPI高达8.7%,而全年的控制目标在4.8%左右,显然接下去几个月宏观调控的压力较大,令市场的担忧挥之不去,而大盘蓝筹股的业绩受此影响最为明显,这也是近日这一群体经受了再融资、大小解禁冲击后仍然不能有效止跌的原因之一,而“利空出尽”也意味着反弹即将来临。

  沪指在去年7月23日曾留下一个4062-4091点的缺口,这一被一些人称为“惟一没有补掉的缺口”,今天也已经基本封闭,虽然个人觉得这一缺口的研判意义不大(因为从形态上说它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缺口),但好歹它也是一个衡量的标尺,在短线大盘破位后,它是第一个“看得见”的支撑,今天似乎也显示了“摸得着”的实际意义。

  整体弱势中个股炒作降温,多数股票跟随股指下跌,表现较好的板块惟有上海本地股及一些化工、航天、农业、煤炭股等,而跌幅较大的,是环保、有色、造纸、创投、家电以及一些景气类、周期类个股。相对来说,近期消费类、题材类、科技类股票表现抗跌(被大幅炒作过的短线跌起来也快的),多数品种调整的力度尚属温和,形态保持得也较好,这些品种从去年底以来机会不少、风险不大,坚持在这类个股中找机会,一定程度上能回避大盘的系统性风险。

  大势不好,主力资金往往会选择大盘新股作为突破口,昨天上市的中国铁建果然在试图复制中国中铁的走势,若然,则短线反弹也有望在这种炒作次新股的氛围下展开。因为炒作新股的资金多为从场外新入场的资金,他们的举动表明对大盘后市并不悲观,否则也不敢在大盘新股上大举建仓、炒作了,这对市场产生反弹起到了想像作用。去年12月底的大盘反弹就是在中国中铁这个“多方旗帜”带领下展开的,市场永远是有记性的,而投资者有时就会没有记性。

  操作上,上午按计划利用早盘股指翻红的机会继续减仓,之后见差价已大,又低补了卖掉的份额,这与判断无关,只因为有2%以上的差价,按习惯买回就是,这也是把“看得见”的差价变成“摸得着”的收益的一个办法。总体仓位仍保持在半仓左右,在最低点附近没有加仓,因为这不是计划中的事,并且那时候并不知道股指会马上反弹。下午可着重关注反弹中的成交量水平和权重股群体的反弹力度,短线操作看2点半以后的趋势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