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品牌正身


一字千金的现象,终于在“品牌”上应证了。在西方,品牌正如日中天,而在中国方兴未艾。似乎,不管什么,只有和品牌一扯上关系,就脱胎换骨从低廉的妓女蜕变成高级酒店的交际花。关于品牌策划、设计、营销的机构也是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可是鱼目混珠的杂乱环境,品牌被歪曲,被误解,被妖魔化,以为品牌就是一剂放之四海皆准的良方妙计。我想就是大卫·奥格威先生在世的话,也不会认同的。

因为本身从事品牌策划的工作,对品牌的思考,日渐积累,感到很多的人多品牌存在一种误区,结合本身的工作,就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要正确的理解品牌,认清品牌的功能,首先要从根本上对品牌进行一次全面把握:

品牌的结构

品牌是什么?由那些成分所构成?这是认识品牌的第一步。目前各种关于的品牌概念都不够全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品牌包括有形与无形两部分。有形的是指,LOGOCI系统、产品;无形的是指,品牌价值、品牌文化、品牌体验。综合起来,给品牌的一个定义是:通过产品体验,能带给消费者某种特定的价值,具有特定的文化主张的,有自己独特LOGOCI系统的产品所给消费者的一种综合感受。

品牌的适用范围

品牌能够横扫市场么?答案是否定的。不要奢望,有了品牌就可以一统江湖。品牌是消费者的一种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审美观不同,那么对品牌的感受也就不一样。所以,永远不会出现占领整个市场的品牌。所谓的品牌金字塔,完全是虚构,是一种偏颇的理解。一种品牌只能满足一类消费者。

品牌有什么用

最近有朋友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品牌最终的目的是为销售服务的。我想,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大部分的企业,做品牌的初衷也是基于此目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思路。如果品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的话,毫无疑问是走入了一种误区。首先,品牌是一种长期的投入,而销售是注重短期的销量,从长期的投入来换得短期的销量,这在经济学上来说,是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其次,品牌的建立,未必能够带来销量的增加,这从投资回报上来讲,是花大代价去换得一次小成功,而且,能否成功还是一个问号。所以说,那些说品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人,千万不要去相信,百分之百是骗子。

品牌真相

有朋友肯定会说了,既然你把品牌说得这样一无是处,那做品牌有什么用呢,而且市场上的品牌效应还是很明显的。

做品牌就是做一种事业,实践一种抱负,履行一种责任。好比做人,要别人喜欢你,不是先去学如何讨好人,而是先做好“功课”——修身,养性。

所以,那些只注重销量的企业,在此奉劝一句,不要去谈什么品牌,学学脑白金吧,快刀斩乱麻,一两年的时间席卷几亿就上岸。

那些,既有品牌口碑,销售又好的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做品牌请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