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可怜的鸭子死了(之三)——《如花似梦的年代》




知达跪在墙边,悔恨得不敢抬头。过了一会,忽然听到陶老师从刀架上取菜刀的声音,知达心想,“天啊!难道妈妈一怒之下要杀了我?”想到自己罪孽深重,也没有想到要逃避和反抗。

“嘎,嘎,嘎”正在这时,忽然传来了鸭子的叫声。

“叫,叫,叫!都是因为你,我头都要被杀掉了,你还在叫!”知达暗自埋怨起鸭子来。

奇怪,知达心里刚刚埋怨完,鸭子就不叫了。又过了好一会儿,知达见母亲并没有来杀他,而是开灯做晚饭去了,这才松了口气。知达为了立功赎罪,赶紧站起来主动去打扫鸭圈了。

知达走进鸭圈才发现,刚刚还在嘎嘎叫的鸭子,此刻已经躺在血泊之中!原来陶老师刚才拿刀不是要杀知达而是杀鸭子。知达一时楞在那里,忘了打扫鸭圈,忘了鸭圈里的臭味,过了许久,才走到鸭子身边,缓缓蹲下身,轻轻抚摸着体温还没有冷却的鸭子,再次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他知道,是自己的偷窃行为导致了鸭子的被杀。

知达小时不但曾因为养鸭子被母亲痛打过一次,还曾因为卖兔毛被父亲狠狠地揍过一顿。鸭子被杀之后,虽然减少了孩子们为了找鸭饲料而犯错误的机会,但是饥饿的威胁并没有消除。为了弥补鸭子的损失,又开始养兔子。

兔子饲料比较单纯,除了菜叶就是野草,所以孩子为寻找兔饲料而犯错误的机会不如寻找鸭饲料那么大。当时知达家养的是一种可以不断采兔毛的毛兔,兔毛采集了之后,可以直接卖到收购站去。兔毛是分等级收购的,根据兔毛的干净程度和兔毛长短分成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兔毛收购价格也完全不同。
有一次父亲让知达把家中采集的兔毛拿去收购站卖,要卖的有两种等级的兔毛,分别包在两个包里。父亲在把两包等级不同的兔毛交到知达手中之前,事先用家里的称分别称了一下,然后记录下来,为的是确认收购站的称是否准确。

知达到收购站卖了兔毛后,高高兴兴地将出售两个等级兔毛的钱全部交给了父亲。父亲接过钱,问了两个等级的重量各是多少,忽然发现不值钱的那个等级的重量与家里称的重量一样,可是价格贵的那个等级的兔毛重量比家里称的少了一两。

“知达,这个等级的兔毛怎么少了一两?”

“可能是我们家的称不准吧?”

“我们家的称不准?那另外一个等级的重量怎么会和收购站称的一样?”

“我怎么知道?我又没有私吞卖兔毛的钱!”

“嘿,你还嘴硬!我说你两句还不行了?”

“你这是不信任我,你不信任我下次不要叫我去卖好了,我还不想去呢!”

“是我不信任你吗?是你自己的行动无法让人相信!”

“呜……你冤枉我,还说我无法让人相信。”

父亲被知达的哭声激怒了,伸手就给了知达一大耳光,边打边怒斥道:

“你还怎么小就不走正道,错了还想狡辩,我今天非好好教训你不可,免得你以后长大了走上歪路被别人教训。”

父亲的一顿痛打给知达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他想清楚了,也终于理解了父亲为什么那么生气地打他,父亲是按照他的逻辑推理,按照他的责任正确管教孩子。但是这件事给知达的启发是:父母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是很容易冤枉孩子的,因为孩子在遇到委屈的时候往往缺乏足够的能力为自己的冤屈辩护。知达的父亲只做了一个简单的推理,就认定家里的称与收购站的称没有错,然后就认定是知达私吞了一两兔毛的钱。但是他完全忽视了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收购站不会在便宜的兔毛上克扣重量,并不代表不会在比较贵重的兔毛上克扣重量。
200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