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印刷工业


  黔西南州印刷工业

  黔西南州的印刷业,经历了“木刻印刷(雕版印刷)→石印→铅印→胶印”的发展过程。

  清代中期,普安、安龙始有木核板印刷。到了民国时期,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淘汰。从1926年始,兴义开办了多家石印社,是从昆明引进的石印技术,在随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石印技术一直被沿用。1963年后,石印印刷基本被淘汰。

  1950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七军印刷组,转为兴仁军分区政治部印刷组。1951年5月,兴仁军分区印刷组转为中共兴义地委铅印组。1954年2月,地委铅印组更名为地方国营兴义县印刷厂,隶属县工业科,后来经逐步发展壮大为黔西南州包装印刷总厂。

  1992年2月,贵州醇包装彩印厂向北京人民机器厂订购一台可编程序电脑控制全自动五色胶印机及配套照相制版设备,同年7月开办了胶印技术培训班。11月从西安购进对开自动胶印机一台,经安装调试完毕和五色机同时开始进行试产。1993年该厂试产“贵州醇”酒外包装彩盒成功,并印制了年历、产品说明书、商标等产品。

  1992年至1993年,黔西南州包装印刷总厂从广东购进二手德国海得堡单色、双色、四色胶印机各一台,并从贵阳、成都请来胶印师傅培训,并部分投入运转,形成了一定的胶印生产能力。

  1994年10月,贵州醇包装彩印厂引进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系统,从而跨越了铅字排版,直接采用先进的电子排版技术,在黔西南州首家实现了“电子排版、胶印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