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就是将一群人有系统的组合起来,以达到特定的目标。组织是一群执行不同工作,但彼此协调统和,以达到特定的目标的系统。在今天全球化的局势下,分工越来越复杂,组织的结构层次也越来越复杂。在不同的环境下往往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企业是组织的一种特有形式,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企业管理者经常不能不能轻易的对外部环境施加影响,但对于企业内部环境可以进行设计,决定。
一个环境须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相匹配,无疑,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运作的特征也表现在企业文化上。企业文化是无法一蹴而就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团体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和行为;企业文化是象征的、整体的、惟一的、稳定的、难于改变的;企业文化既有有形的部分,也有无形的部分,是由有意识学习与无意识学习组成的,不是书面的理想、愿景和使命,而是日常的实务、沟通和信仰;简单地说,它是在一个企业里事情如何做好;企业文化还可以看做一个循环、哲学表达价值,价值体现于行为上、行为说明哲学;企业文化也可以看作一个系统。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并不是独立于企业内部运作的一个系统,而是贯穿,融合于企业的每个部分,和别的系统协调,相辅相成。
企业文化是内部环境的精髓所在。企业文化既反映又影响雇员的态度和行为,如果企业文化是有益的,那么内部控制结构一定要有利于这种文化,由于建立合适的目标和方法对培养主动性和革新文化又不失去控制,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文化的真值对企业的生死存亡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企业文化的设计不能只凭借着主观因素,应综合考虑,慎之又慎。
人们经常说起: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主要管理者的思维的体现,这是否是一个好的现象姑且不论,就其问题而言说明了企业内部主要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无论是既定的企业文化是在影响管理者还是管理者在影响并且不断的给其注入新的内涵,都会给企业的经营控制造成不同程度的好或坏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弹性范围,宽松且严谨,不会导致管理气氛的压抑、思想僵化、教条主义,也不失企业文化对一些决策的权威性影响。
企业文化是员工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通常会有这样的看法,大多数人的认可就是一种共同价值观,这样的企业文化是否会走如误区是富有不确定性的,大多数人的认可应该只是对于建设企业文化的第一步。人的价值观是人性中一部分,既是这样,那么对于价值观就应该在企业文化化成企业准则后,应该进行一定的引导。强制将会扭曲人性,强行也将会对价值观产生悖逆,从而产生不满情绪,对人才的留住,员工的再激励将产生很大的阻力,大大的削弱了员工的忠诚度,以至于削减对企业的统筹,有效控制。
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竞争也将更加的变化多端,此时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是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毋庸赘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有机部分,企业的品牌建设,创新能力等都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企业文化是否相对滞后,否则将在以后的发展中因底蕴不足凸显生命力萎缩。此时企业文化的设计除了跟进时代步伐,还应坚持品质始终如一的战略举措。在企业的每个环节,都将善的品质贯穿其中并持之以恒的实践下去。
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现代管理体系的引进,促使着企业焕发着勃勃生机。甚或一些企业盲目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体系,当然企业文化也在其列,而将中国固有的文化属性抛之以去。当两种文化相互冲突,碰撞势必带来企业效益的下滑,从而表现在管理不善。做企业很多是把创新 品牌 诚信等放在首位以标榜,这些经商之道固然没错,更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但总缺点中国元素,这点也只是在我视野之内想到的,从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道路一直到80年代,人们总是在反传统进行西化,后来由于市场经济,文革后的伤痕,下海经商的蔚然成风,消费主义的盛行,反传统的惯性,很少有人们在去想那些传统的东西,宏观上不断的试触着道德底线,道德互为因果,所以就其道而言,就有汗牛充栋的论述,我国传统文化素来倡导“民吾胞也,物我与之,”显然与西方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价值观不相容。设计企业文化时,应当对次加以斟酌,秉承思利及人的企业文化,从原材料的购买到销售终端和在企业内部始终提倡并发扬,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来发展企业,不失一良策。思利及人,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之音的响彻。企业内部如果秉承这点,那么一个和谐的氛围可以很好的建立,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个标识,对于建立品牌企业形象应该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思利及人是互相恭谦,饮水思源的体现,
当然企业文化内涵丰富,并不止这潦草的思考,此仅书生拙见,未可登大雅之堂;野人献曝,各抒一得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