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贪官的太宰伯嚭


作为贪官的太宰伯嚭

吴王夫差身边有两个大臣,其一为相国伍子胥,其一为太宰伯嚭。《史记》里有《伍子胥列传》,没有《伯嚭列传》,可见太史公是没有把伯嚭“列入课题”的,但是,既然伯嚭大小也是一个人物,所以,在《伍子胥列传》里,也提到了伯嚭。电视剧《卧薪尝胆》里的伯嚭,和司马迁笔下的伯嚭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说,是贪官,是佞臣,喜欢在吴王面前打小报告,最终把伍子胥送上了死路,而伯嚭自己呢?据说是降越为臣了,一说是,被勾践所杀也。

如果说,越王身边的大臣范蠡、文种都是好人的话,那么,吴王身边的大臣子胥、伯嚭就不是这样清一色了。两个好人有时候并不能长久的在一块儿共事,所以,范蠡才有功成身退之举。当越王勾践为奴吴国的时候,本来是要范蠡和文种一块儿守国的(因为,他们两位并非越国人,犯不着受此侮辱),可是,范蠡主动要求随越王勾践一道前往吴国为奴。因为,一个好人就够了,两个,显然是浪费。

伍子胥和伯嚭则“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最佳搭档”,就像后来的和珅和纪晓岚。水至清则无鱼,人太正直、廉洁,也并不招人喜欢,至少是吴王不喜欢。寡人不喜欢,就是国家不喜欢。国家不喜欢,就是百姓不喜欢。你想,如果世上没有贪官污吏,一旦我们遇到麻烦,想“通融通融”,我们怀揣人民币(也许还有美元、欧元)送给谁啊?当越国要挽救国家的时候,文种首先想到的是贿赂伯嚭,当越国要营救勾践的时候,文种首先想到的还是伯嚭。可见,如果,没有伯嚭,也就没有越国的复兴,没有勾践的从头再来,再度辉煌。贪官之用大矣。

贪官伯嚭对于吴王夫差的用处也不可小觑。因为,伍子胥的力量太大了,大到可以和吴王分庭抗礼的程度。吴王说,不许杀勾践,伍子胥则背着吴王,要置勾践于死地。如果没有伯嚭从中“捣乱”,吴王还被蒙在鼓里。伍子胥这是犯了“欺君之罪”啊。这是作为臣子应该做的事情么?不和中央保持一致,你这是另立中央,你这是架空皇帝,罪在不赦。伍子胥的遭嫉恨,伯嚭的被宠信,是有道理的。所谓顺王者昌,逆王者忘。

本来,作为总理的伍子胥和作为副总理的伯嚭,都是来自楚国,是客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相嫉恨?纵然伯嚭有千万个不是,人家也是一个副总理,是你的同僚,你当朝骂人家小人,实在是太不给面子了。面子对于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你这是逼良为娼啊,你这是自掘坟墓啊。是你先不仁,伯嚭才不义啊。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即使你伍子胥聪明一万倍,也不能不给比较不聪明的伯嚭分一杯羹吧?现在,你要砸人家的饭碗,人家还不跟你拼命?贪污受贿怎么了,那也是“正当防卫”,我不远千里来到吴国是为什么?真的像白求恩一样,是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扯蛋去吧,说白了,我就是为了荣华富贵,为了金钱美女。我为吴国做出贡献了,吴王都没有把我这点贪污放在眼里,你凭什么就不能容忍呢?

夫差当然不是瞎子,更不是笨伯,他当然知道伍子胥比伯嚭人格高尚,谋略高强,性情高傲。可是,正因为有这三高,才使我们的吴王眼晕,不好对付。一个没有软把子捏在吴王手里的伍子胥,越来越成为吴王推行全球霸权主义的一块绊脚石了。而伯嚭则见风使舵,揣摩吴王的心思,迎合吴王欲称霸天下的雄才大略,主张“北进”。作为臣子,大王打个哈欠就把枕头递过来,这样的大臣,咱不宠信,谁宠信?把伯嚭放在身边,也是为了制衡你伍子胥的不可一世的强硬政策,否则,你还不把尾巴翘上了天?

况且,伍子胥也不是没有缺点,他的性格是有缺陷的,这才导致了他在选择接班人等方面的失误。伯嚭在向吴王进谗言的时候说,伍子胥这个人啊,性格刚暴、寡情少恩、猜疑心重,而且,太看中自己的意见了,稍有不合,就佯病不行。这些都是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的。抛开伯嚭的“小人心肠”不计,伍子胥也的确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因此上,越王假装贿赂王子累,来个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结果,如愿以偿,让夫差为王。伍子胥被人牵了一回鼻子,还自以为得意。可见,性格的缺陷,是多么误国坏事啊。

对于勾践,是杀是放,伍子胥和夫差产生分歧,历史证明,伍子胥是正确的,可是,这样的证明也并不是必然,吴王的“王道”理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只不过夫差的运气不佳罢了。谁又能够知道,越王勾践能够忍受那么大的屈辱而不坠青云之志呢?一个国王,做了一回夫差的马夫,如果不是“臣服”,谁能做到这样“心平气和”?勾践不是人,他是神。和神打交道,输掉是正常,不输才是反常。因此,伍子胥也是神,是神,就不能见容于人,也不能和人一样有世俗的感情和眼光。世人皆醉你独醒,痛苦的只有你自己。

达尔文有适者生存之说,其实,不仅仅适用于动物界,也适用于人类。作为贪官的伯嚭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只能说明,作为一个“物种”,他们有资格存在,因为,他们适合这个社会,适合这个环境,他们是“强者”。贪官就像稻田里的稗子,永远也清除不尽,除非你不种庄稼。当然,除草,还是需要的。只是,不可滥施农药。朱元璋反腐倡廉采取剥皮实草的酷刑,也仍然没有消灭腐败,还有比朱元璋更严厉无情的圣上么?还有比剥皮实草更惨无人道的酷刑么?贪官污吏犹如洪水泛滥,既然死堵不行,那么,就不妨疏导。疏导不行,那就拉倒。所谓拉倒者,让他“娱乐至死”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