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两会定调四大金融政策
2008年,是换届选举年,是关注民生年。金融改革与创新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据笔者观察:四大金融政策在2008年两会定调,对社会关注的金融问题两会都给于明确解答,对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起重要的导向作用,梳理如下:
一、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否会有所放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从“稳健”、“适度从紧”到“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十年来首度转向“从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亦受到严格控制。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CPI同比上涨8.7%,通胀压力继续加大,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继续扩大,全球油价高攀、粮价飙升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元还将持续走低,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多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在增加。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外加我国南方雪灾,我国需要加大投资规模,这给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在“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和“适时适度微调”原则下,中国“从紧”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是否会有所放松?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明确回答: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考虑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较大,货币信贷投放仍然偏多,流动性过剩矛盾尚未缓解,价格上涨压力明显,需要加强金融调控,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一要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加大对冲流动性力度;合理发挥利率杠杆调节作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二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执行贷款条件,有保有压。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特别是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创新和改进银行信贷服务,完善担保、贴息等制度,加大对“三农”、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贷款支持。
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蔓延,美元持续贬值,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
今年经济工作,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注重实际效果。只有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关键是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标准,特别要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新开工条件。
人民银行将采取综合手段来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对贷款进行窗口指导、利率和汇率政策等,从中进行最优组合,从而使通胀达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当前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特别是西部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依然很突出。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影响已经融资较难的中小企业贷款时,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回答说:“在控制信贷总量的前提下,银监会将确保全年对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本机构今年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
二、创业板市场何时正式推出?
呼唤十年的创业板市场现在不是创不创办问题,而是何时正式推出的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建立创业板市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定地进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问题。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创业板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两会结束后,创业板细则很快就会公布,具体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公布征求意见稿,第二阶段正式公布创业板细则,第三阶段选择企业挂牌上市。
创业板市场是高科技企业的“摇篮”,也是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市场,同时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然而,我国小企业间接融资占比高达98%,直接融资不足2%。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板市场,是众多的中小企业和投资者祈盼的,特别是创业板将给民企带来重大机遇。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审批是否放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重点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强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臧景范说:截至2007年末,三类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吉林、四川等6个省区的试点已经批准开业31家机构,其中19个村镇银行、4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到2008年2月末,已经累计批准开业34家,其中村镇银行22家。
臧景范说,下一步将在全国各省区市要积极稳步地推进试点。现在正在筹建当中的还有65家机构,已经开业3家。他说,试点这类机构更重要的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
四、金融大部委“一行三会”不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2008年两会的亮点之一。金融大部委“一行三会”变与不变也引发关注,因为金融部门是国务院很重要的部门。
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中央银行和三个监督委员会“一行三会””(央行、银监、证监、保监)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机制。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14日在记者会谈到金融大部委时表示:第一,中国实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时间还很短,而且分业监管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进步。政府对证券、银行、保险的监管有效性得到了明显提升。银行业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化解,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和秩序也得到了很好的规范和管理。所以,首先应该肯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推动和促进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也促进了金融业的改革开放。
第二,随着证券、银行、保险所谓跨业经营、综合经营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这种交叉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对外开放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为了更好地防范风险,防范风险的传染,确实有必要在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下尽快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有效的协调机制、信息的共享机制和政策的协调机制。
蔡律 2008年3月15日
相关文章参见:cailv.bokee.com
2008年,是换届选举年,是关注民生年。金融改革与创新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据笔者观察:四大金融政策在2008年两会定调,对社会关注的金融问题两会都给于明确解答,对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起重要的导向作用,梳理如下:
一、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否会有所放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的要求,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从“稳健”、“适度从紧”到“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十年来首度转向“从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亦受到严格控制。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CPI同比上涨8.7%,通胀压力继续加大,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继续扩大,全球油价高攀、粮价飙升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元还将持续走低,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多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在增加。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外加我国南方雪灾,我国需要加大投资规模,这给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在“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和“适时适度微调”原则下,中国“从紧”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是否会有所放松?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明确回答: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考虑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较大,货币信贷投放仍然偏多,流动性过剩矛盾尚未缓解,价格上涨压力明显,需要加强金融调控,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一要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加大对冲流动性力度;合理发挥利率杠杆调节作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二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执行贷款条件,有保有压。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特别是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创新和改进银行信贷服务,完善担保、贴息等制度,加大对“三农”、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贷款支持。
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蔓延,美元持续贬值,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
今年经济工作,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注重实际效果。只有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关键是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标准,特别要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新开工条件。
人民银行将采取综合手段来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对贷款进行窗口指导、利率和汇率政策等,从中进行最优组合,从而使通胀达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当前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特别是西部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依然很突出。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影响已经融资较难的中小企业贷款时,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回答说:“在控制信贷总量的前提下,银监会将确保全年对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本机构今年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长速度。”
二、创业板市场何时正式推出?
呼唤十年的创业板市场现在不是创不创办问题,而是何时正式推出的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建立创业板市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定地进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问题。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创业板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两会结束后,创业板细则很快就会公布,具体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公布征求意见稿,第二阶段正式公布创业板细则,第三阶段选择企业挂牌上市。
创业板市场是高科技企业的“摇篮”,也是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市场,同时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然而,我国小企业间接融资占比高达98%,直接融资不足2%。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板市场,是众多的中小企业和投资者祈盼的,特别是创业板将给民企带来重大机遇。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审批是否放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重点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强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臧景范说:截至2007年末,三类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吉林、四川等6个省区的试点已经批准开业31家机构,其中19个村镇银行、4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到2008年2月末,已经累计批准开业34家,其中村镇银行22家。
臧景范说,下一步将在全国各省区市要积极稳步地推进试点。现在正在筹建当中的还有65家机构,已经开业3家。他说,试点这类机构更重要的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
四、金融大部委“一行三会”不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2008年两会的亮点之一。金融大部委“一行三会”变与不变也引发关注,因为金融部门是国务院很重要的部门。
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中央银行和三个监督委员会“一行三会””(央行、银监、证监、保监)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机制。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14日在记者会谈到金融大部委时表示:第一,中国实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时间还很短,而且分业监管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进步。政府对证券、银行、保险的监管有效性得到了明显提升。银行业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化解,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和秩序也得到了很好的规范和管理。所以,首先应该肯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推动和促进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也促进了金融业的改革开放。
第二,随着证券、银行、保险所谓跨业经营、综合经营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这种交叉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对外开放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为了更好地防范风险,防范风险的传染,确实有必要在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下尽快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有效的协调机制、信息的共享机制和政策的协调机制。
蔡律 2008年3月15日
相关文章参见:cailv.bok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