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声”:为人大代表建言科学选拔用人制度鼓掌
今年“两会”前夕,我撰写的“两会”提案是关于“ 创建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一统”新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和谐的用人激励机制和用人环境, 创立一套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防止用人制度上“黑幕交易”的阴影,健全启用人才配置的“新机制”,创造“海纳百川、名至实归”的用人环境,推行“不拘一格、量才用才”的选拔机制。今天我终于听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强烈呼声,与参加“两会”的代表们不谋而合,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用人制度,提出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拔擂台阳光透明,堵塞“暗箱操作”的“黑洞”,完善科学规范用人机制等。值此,为人大代表建言科学选拔用人制度鼓掌。
针对目前一些地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地方个别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打造关系圈,买官卖官,这说明当前用人录用、奖惩、考核、淘汰等用人制度还不够完善,对用人权的监督还有待加强。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授余敏辉说:“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其根源是个别主要领导干部高度集权。”“如果缺乏科学的干部评价、选拔机制,就可能导致主要领导‘用人一言堂’,一些部门和领导也会为了取悦那些主要领导,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甚至跑官、买官。规范用人权,必须使领导干部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要促进领导干部选拔机制的公开公平公正,首先要推动整个选拔过程的透明。”
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这样的铿锵有力之词,首次出现在了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党到了改革开放发展新时期,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面临执政的新考验。如近年来我国查处的最大买官卖官案,不仅犯罪数额巨大,而且牵涉人数众多。2001年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原主管信贷工作的副行长丁志国因经济问题被审查,牵出绥化市委原书记马德的买官卖官案,继而带出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卖官案、接着又牵出原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整个绥化市有50多个单位的“一把手”共260多名处级干部牵涉其中。一些贪官的堕落轨迹再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用人制度内部监督制的机制不健全,选拔人才监督机制不到位,制约机制不力造成的。权力用在为民服务上是天职,权力用在立党为公上是尽职,权力用在碌碌无为上是失职,权力用在谋取私利上是渎职。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只有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努力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如何对领导干部用人权实行全程监督机制显得十分重要,让用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选人权力在人民监督下运作,让用人权力在制度下实施,防止领导干部“用人一言堂”式的圣旨,堵塞买官卖官的“黑洞”,让腐败远离市场,杜绝领导主观臆断的失衡现象,铲除腐败滋生土壤环境。建立良好的科学用人环境,强化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记得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杂文,好像叫<论费厄泼赖可以缓行>,先生是主张“痛打落水狗”的。对于那些祸国殃民的买官卖官的贪官污吏,善良的人民还要讲什么怜悯吗?期待着一部阳光、科学、和谐、完善的选拔用人制度的新政策尽早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