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员怎能不心疼老百姓的钱?
22层
为什么一处刚刚规划为医疗用地的地块,3年后便又迅速变脸为商业用地?为什么一幢总造价近3700多万元的综合楼大楼,使用了7年就匆匆让它灰飞烟灭?为什么一些地方都在上演着惊人相似的一幕:拆了建、建了又拆?这位工作人员的话可谓一语道破了“天机”:原来,无论造成的浪费有多惊人,那都是企业的钱,个别政府官员根本不心疼!
眼看着动辄数百万、数千万,这些政府官员不心疼实在让人心疼!他们俨然已经蜕变成唯利是图的不良商人。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甚至赤裸裸的私利,他们只陶醉于商场上的利益游戏,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什么社会利益、纳税人利益和老百姓的利益早就被摞在脑后,甚至不惜以损害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这样的官员何异于那些唯利是图的奸商?!
包括政府官员在内,谁都心知肚明,在政府与开发商的游戏中,看上去直接浪费的是商家的钱,他们必须为之增加投资成本,而商人并不傻,归根到底他们还会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去,因而最终浪费的还是老百姓的钱,大家必须为此而承担高昂的“腐败成本”、“政绩成本”。这也正是一些房地产商人一边“叫屈”、一边热心开发的原因所在。
从浪费企业、浪费老百姓的钱不心疼,我们不难看出,少数官员的执政理念已经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向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对立面。因此,要真正实践“三个代表”,打造服务型政府,就必须下决心剪断政府与商人之间的利益链,让其完全退出市场交易圈,回归自身的服务角色、公仆角色。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首先必须将出让土地的财政收入从政绩指标中扣除。同时对公然拍脑袋决策而造成浪费的行为追究应有的行政责任、经济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不能再让他们随心所欲地糟蹋社会和百姓的钱财和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