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色戒的上映,特别是由于国内公映的是删减版的色戒,导致该部影片在国内一时“洛阳纸贵”,甚至有很多高人不惜飞赴香港观看完整版。道理其实很简单,越是限制和禁锢,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感就越强,于是乎“偷窥”和“窃看”就在所难免了。
山人还没有观看任一版本的色戒,一时兴起,想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谈谈这部影片和“色”以及“戒”这两个字。
“色戒”本来就是一个统一体,从这个角度上讲这部影片是完整的,因为只有色才会有戒,否则何戒之有?如果没有“色”或本能的冲动,而只有“戒”,“戒”本身毫无意义,只是一个空洞的教条,只是人性的扼杀和摧残;若只有“色”没有“戒”,“色”就变成了“色情”,就会泛滥成灾,变成交易工具和进攻武器,变成人欲横流、肉体交易。因此,“色戒”这部影片将色和戒组合在一起,很好地将色和戒这对矛盾统一体放在汤唯扮演的这个女主人公身上进行了酣畅淋漓的阐述和演绎。进而言之,国内上映的删减版的“色戒”由于删去了很多人之常情的东西,也就是删去了色,所以我们看到的应当是“戒”而不是“色戒”,所以不去电影院观看也就不遗憾了。
其实,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来说,成长的道路上都是如何保持“色”和“戒”的平衡的征程。
何出此言?请听山人道来:
“色”实际上不就是人内心的原始冲动,不就是人的内心欲望和冲动?没有“色”,人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丧失前进和行动的动力,会丧失很多冲劲。因此,企业必须时不时给员工一些“色”,无论是企业的远景和使命,还是奖金、福利以及口头和书面表扬等等。
“戒”就是戒条,就是清规戒律,就是组织和个人不能跨越的红线和禁区,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循的制度、规章、条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戒,同样玩不转。
所以,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个人,色和戒本就是行军路上一对如影随形的兄弟,缺一不可。光有色,没有戒或者缺少适当的戒,那么企业和个人都会欲望膨胀甚至萌发邪念,产生疯狂的举动,会干出出格的事;光有戒,没有色或者缺少足够的色,那么企业和个人也会缺少足够的激励去拼杀去冲刺,最终惰性激增行动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