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荣的漫画,马上要出书了,他是我最老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小最坏的艺术家。这张漫画不会出现在他集子里面,因为太调皮了。所以在这里登一下。另外,另外老荣的漫画已经在我们ILOOK里面连载了。
老荣叫荣念曾,我刚认识他的时候我才17岁,现在我已经47岁,算算已经是三十年的朋友,所以是老朋友啦。我刚认识老荣的时候他正在忙他创办的先锋戏剧团体《进念二十一面体》。这个名字虽然怪怪的,但是非常好记,这是老荣的特点,做的东西虽然怪,但是特别招人喜欢。介绍我认识老荣的人是八十年代《华尔街日报》驻华首席记者,秦嘉聪。我问他老荣的戏剧是什么样的,他说,就是一群人在台上从左往右走,另一群人从右往左。如果双方碰到了就开始互相抽一个嘴巴子。然后再接着走。我目瞪口呆,后来看了老荣的戏,发现秦嘉聪有所夸张,但是也不是特别不靠谱。因为老荣自己形容自己的戏的时候也是差不多一个调子的。就比如,老荣从来不用专业演员,上台的都是香港各行各业的人。由一次,老荣要排《列女传》,来了很多各行各业的女子试戏。老荣让他们都穿着旗袍来,还要带一件自己现在最喜欢的东西。有个女体育老师穿着旗袍抱着篮球就来了;还有一个时尚女郎带着自己从大学开始收藏的一箱子墨镜。他们被老荣请上台,然后爱干什么干什么。老荣就在一旁观察,看这两个女人有什么非常有意思的动作可以让他编到他的戏剧里面去。所以,老荣总是说,我从来不需要剧本,每个演员都带着自己的故事上台的。
老荣是个懒好人,谁找他帮忙他都无比热情。八十年代,中国有很多高级消费场所是不允许国人出入的。就比如,想去友谊商店买点东西,那需要一个拿外国护照的陪你进去,不然门口有警卫就拦住了。老荣是我们所有朋友的通行证,他人真好,经常要陪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出入酒店和购物场所,而他自己对这些物质东西一概不感兴趣。所以他真的是个好朋友。
老荣像个小孩子,童心特别重。他的模样就像他卡通里面的小人,永远在问各种各样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他在香港做了一个艺术区,自己起名叫”牛棚”,回归一年的时候,他做了一个纪念品,是一把挠痒痒得老头手. 他曾经策划一套小品《一个桌子两把椅子》,让很多大导演只用这三个道具写小品,结果很轰动,只是有一个小品是评论香港实事的,弄得当时的总督不太好受。所以老荣是个调皮的六十岁老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