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考验全球各国


 

 

美国超市里的太太们开始精打细算。 (资料图片

    新华网芝加哥3月22日电(记者 谭树森)目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对抑制物价上涨的难题。

    全球性物价上涨

    根据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巴西去年通货膨胀率达到4.46%,比2006年上升1.3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和饮料价格涨幅达到10.79%。根据阿根廷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9%左右,而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阿根廷去年的实际通膨率在15%至20%之间。

    俄罗斯2007年通货膨胀率为11.9%,超过政府原计划8%的控制目标。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5.6%。

    2007年美国通货膨胀率达到4.1%,比2006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涨幅为5%。

    欧元区今年1月份的消费物价涨幅为3.2%,突破了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2%的目标。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杜鲁门分析说,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已经长达四五年的时间了,在全球各地都对资源供给带来压力,需求的增长超过了供给的增长,过剩的产能也都被利用了,所以通货膨胀率在世界各地都在逐步上升。

    食品价格涨幅居前

    本轮物价上涨中,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居前,粮食成本的提升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根据美国农业部农产品供求预测报告,2007/08年度美国小麦期末库存预计将创下60年来的最低纪录。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去年加拿大、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等小麦生产国遭遇干旱或霜冻等自然灾害,产量受到影响,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阿根廷等国为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对小麦出口施加限制。联合国粮农组织2月份发布报告预计,全球粮食库存将降至1982年以来的最低点。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居民饮食结构改善,肉、蛋、奶的生产消耗了更多粮食。2007年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农产品期货上演了一轮罕见的牛市行情,小麦和大豆期货价格在一年时间内实现了翻番。

    同时,在原油价格高企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大力推动生物燃料计划。据美国农业部预计,未来几年内,美国玉米产量的三分之一将用于乙醇燃料的生产,而在2002年这一比例仅为11%。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商品评价统筹委员会发布报告称,由于玉米被大量用于生产乙醇燃料,美国2008/09年度的玉米期末库存将比上年度下降13.6%。

    投机资金推波助澜

    进入2008年以来,华尔街股市几乎天天被金融机构资产减记、经营损失以及美国经济的疲软数据等利空消息包围,市场人气相当低迷。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它将寻找新的战场,而大宗商品市场这块以往的“价值洼地”终将被填平。

    美联储最近连续降息促使美元汇率连连走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农产品期货都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激发了投机资金进行市场炒作的热情。资本玩家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炒作达到了极致。以小麦期货为例,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从1月31日开始,3月份交割的春小麦合约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并带动大豆和玉米等相关农产品期货的上扬。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终身主席、“金融期货之父”梅拉梅德说,投机是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现在不是投机过度,而是货币投放过度。显然,梅拉梅德将过错归在美联储头上。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为应对次贷危机、防止经济衰退,暂且将通货膨胀目标搁置起来,先后6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已由5.25%降至目前的2.25%。

    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资深研究员斯蒂尔认为,由于中东和东亚一些国家实际上仍然采取与美元挂钩的政策,因此美联储采取的过于宽松的利率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范围扩大。他认为,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正在向国外输出通货膨胀。如果这种情况失控的话,它会损害美元作为长期储备货币的地位。

== 各国应对高通胀 ==

    ·欧元区尴尬应对高通胀

    在日前结束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上,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压力成为与会成员国领导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对于经济增长仍受困于金融市场动荡的欧元区来说,经济减速与通胀压力的两面夹击令决策者们处境相当尴尬。

    ·德国政府严密监控通货膨胀抬头

    从德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来看,紧缩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能够有效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实现稳定物价和市场的目的。   

    ·法国政府加大监控物价上涨力度

    最近,法国的消费品物价,特别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法国居民抱怨不断。为了更好地控制通货膨胀,法国政府采取对物价实施监控、鼓励市场竞争以及重罚违法违规企业等手段以抑制物价上涨。

    ·俄罗斯政府通过干预手段应对高通胀

    俄罗斯最新官方资料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为3.5%,比去年同期增长0.7个百分点。而在去年全年,俄罗斯的通胀率为11.9%,超过政府预计的7%至8%的范围。从去年开始,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采取干预手段应对高通胀。  

    ·阿根廷采取各种措施遏制通货膨胀

    自2007年以来,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阿根廷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约为9%。为此,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遏制不断上涨的物价。  

    ·巴西多种手段消除通胀影响

    受到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2007年巴西食品价格涨幅较大,从而带动该国通货膨胀率出现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上升。面对通胀压力,巴西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以消除通胀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www.6cctv.cn             www.heze.fige.com                 www.c-ct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