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ST股票也不买中石油和平安


    如果你看到如下消息,你还会买中石油吗?

    消息是:“中国石油在美国上市融资不过29亿美元,而上市四年累计分红高达119亿美元。”

    中国石油前几年在海外豪派红利,内地股民无福消受;今年终于分到了每股0.15元现金,却连弥补股价亏损的零头都不够。

    中国石油年报显示,公司董事会同意将截至2007年底1456.25亿元净利润的45%用于年度股息派发,金额约在655亿元。而2007年中期,中国石油已经在香港市场派送了每股约2毛的股息,以当时约1790亿总股本计算,派发股息金额在360亿元左右。用年度净利润的45%与中期派发股息金额相减即2007年度末期拟分配的股利287.08亿元,以期末1830亿股总股本计算,每股派发1毛5符合上述45%的分红指标。

    2007年度末期,中国石油拿出287.08亿元做为拟分配股利,每股派送1毛5左右。与跌跌不休的中国石油股价相比,这点钱根本算不了什么。

    年报公布时间是3月20日,在距中国石油A股上市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以上市首日最高价48.62元和3月24日收盘价19.84元计算,其间蒸发了约1150亿元的流通市值,达到了上市首日流通市值的六成。如果加上这几天,投资者在中国石油的股价下跌中一次次“含冤”。

    虽然在分红上中规中矩,但是分析师认为,以股息计算,投资者在中国石油股票上的回本时间较长。在股价48元之时,年度分红要高达9毛多,才能在50年内回本;年度分红如果低于4毛,回本时间则要超过100年。如果没有突发性暴涨,投资者需要在该股上苦熬多年。再者,计算中国石油目前息利,以3毛5除以3月20日21.9元的收盘价,年息利仅1.6%,低于目前银行存款年利4.14%。“买进价格不同,回本的时间也不同。而与银行年利息的比较,也可以作为投资者的一个参考,这里剔除了股价波动的影响因素。”

    再看看中国平安的股东们是怎么对待投资者的。

    被视为A股此次暴跌“元凶”的中国平安自己日子也不好过,从1月21日开盘的98.21元,到3月18日探底的55.38元,两个月时间内中国平安股价暴跌了43.6%。尤其是1月21日公布12亿股再融资方案后,中国平安连续两个跌停,其后一直阴跌不止,让被套股民不知底在何方。

    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发现了一个惊人秘密。除轮番出货的基金席位外,构成推动中国平安暴跌的绝对主力,其实就是三驾马车——分别是“空军一号”T20666席位、平安证券深圳八卦三路营业部和中信建投证券北京三里河营业部。3个席位,目前已经合计卖出中国平安90多亿元。不同的是,T20666发力在3月之前,后两家营业部发力则在3月之后。

    更让人吃惊的是,两家营业部抛售力道之猛,早已超越此前不可一世的空军一号:从3月3日到3月14日仅仅两周时间,平安证券和中信建投这两家营业部,就连续砸出72亿元中国平安股票,占同期中国平安总交易额的35%。

    有趣的是,平安证券深圳八卦三路今年1至2月在上交所的股票交易额只有45.8亿元,排名全国467位。这样的交易量,如今光卖中国平安一只股票,就可以轻松实现。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中国平安31.2亿股解禁流通前的2个月时间,中信建投三里河营业部几乎没有卖出一股中国平安,平安证券八卦三路也仅仅卖出4107万元(同期买入7956万元,净买入3849万元)。

    两家营业部卖出的72亿元(折合1亿多股)中国平安,几乎可以肯定,都在31.2亿解禁股之列。问题随之而来,如此巨量的解禁股,何以单单选择这两家营业部抛售呢?

    只要稍加分析,答案就不难知晓。中信建投证券北京三里河营业部是业界公认的打新盟主,去年3月1日,中国平安上市首日,该营业部即卖出4.9亿元。而中国平安此次解禁的31.2亿股中,包含3.45亿股战略配售股,三里河此番卖出的40亿元中国平安,大部分当在3.45亿股之列。

    相比之下,八卦三路营业部的来头无疑更大,营业部所在的地方,正是中国平安的总部所在地深圳平安大厦的1楼。而平安证券是中国平安的旗下券商。

    两大营业部的集中抛售,正显示早期低价获得中国平安股份的股东和投资者,在中国平安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相当一致地选择了落袋为安的策略。

    另外我们再看看中国平安高管的情况。年报显示,中国平安有3名董事及高管2007年的税前薪酬超过了4000万元,其中董事长马明哲税前报酬为6616.1万元,折合每天收入18.12万元,刷新A股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最高纪录。

    我们不仅要提出疑问,去年10月以来中国平安A股价格从最高149.28元暴跌到上周末收盘的56.06元,市值缩水近2/3,平安高层拿高薪有何根据?对如此不对投资者与市场负责的高管,难道就为了自己的一个不切合实际并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并购设想,让市场如此受累,还值得投资者信赖?

    当我们面对中石油与中国平安如此的股东,投资者们会怎么想?

    笔者认为,如果买个ST股,一不小心还可以跟着几十个涨停板,而你如果去跟中石油或者中国平安这样股东走,那么48.6买的中石油100年也得不到回报,买中国平安这样不负责任的股东,你大概也是钱进去了何时回来也不会等到头了。难怪一些投资者说,把自己的股票留给孙子卖了。

    一个大型企业,而且是赫赫有名的企业,不为投资者着想,必然要被投资者舍弃。当所有散户远离这些股票的时候,他们的企业会如何?

    规范投资市场,应该首先规范上市公司,规范上市公司如何回报社会与投资者才是管理层应该更多考虑的问题。

    市场的信心来源于投资者的信心,当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没有信心,对市场的信心又值几个钱?

    这些问题不是谁思考,谁不该思考的,而是每个搞经济,研究市场,管理金融市场的所有人应该思考。

    目前中国石油的市盈率是30倍左右,而国际上同类公司的市盈率是6-11倍,中国石油如果要与国际接轨,大概其价格在12元以下,我们还去买吗?而中国平安,当投资者对他没有信心的时候,大概也还要打大折扣才能停止下跌。而如果再融资获得批准,估计也要下30元。我们投资者还去买吗?

    对大盘其实已经不用太过去分析,看他们两个股票就知道大盘如何了。因此大盘指数已经不是参考牛熊的条件,该涨的还要涨,该不受欢迎的股票自然还要跌。

    笔者个人意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