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征集意见 深交所急召机构密谈


上周五晚,证监会公布了《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宣告创业板登场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次日,各大券商、基金随即进行了详细论证和分析;上周日,深交所召集13家券商、基金、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论战!对于即将到来的创业板,所有人都上紧了发条!
  创业板的推出,是继中小板诞生,以及股改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再创时代的一件大事。
  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估创业板的机会和风险,创业板的推出到底对市场有何影响?今日起,本报推出《创业板征求意见 中国股市再创新时代》系列报道,为您作全面解读!
  上周五晚,证监会公布了《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拉开了创业板正式登场的序幕!
  上周日,深交所召集了鹏华基金、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等13家保荐机构和基金公司,以及三家会计师和两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共计30多家机构,就征求意见稿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交流和沟通,对创业板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商讨。
  深交所副总周明表示,此次座谈会的意见将迅速反馈到相关部门,而管理层日后还将陆续推出相关细则。
  "创业板的工作自22日已经正式开始,3月22日,就是创业板的T日,今后的日程会沿着T+1、T+2排下去!"
  交锋·影响
  交易所:时机和败例并无压力
  周六在各大财经网站上,关于创业板讨论最多的内容,就是各方对创业板的担忧,一是当前推出时机的担忧;二是国外有一些失败案例。
  对此,交易所有关人士表示,对于推出时机,看不出来有什么不恰当。
  2004年推出中小板,当时的股市更加低迷,市场也能接受,目前大家无非就是担心资金承受能力。创业板推出后,每家上市公司的融资额度就1~2亿元,上市家数也不会太多,比起当前一些A股大公司的融资更是相形见绌。而创业板的推出,会丰富资金的投资渠道,对完善整个市场体系也是非常有利的。
  针对国外一些创业板失败的例子,周明表示,推出创业板是建立在充分总结海外经验的基础之上。全球共有40多家创业板,成功的占了多数,管理层总结了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尤其是其中的失败教训。
  东吴证券的代表认为,机构真正最关心的,还是创业板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监管、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的工作,能否完成市场参与者的期望。
  交锋·焦点
  发行条件是否过于宽松
  在座谈会上,机构讨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对于发行人来说,两个盈利的财务指标是否是过于宽松了?
  (注:一个是两年盈利,且最近两年利润不少于1000万;另一个是最近一年盈利,且利润不少于500万,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
  周明表示,很多人表示对发行人只有两条财务指标要求显得过于简单,但管理层之前做了大量的公司研究,强大的数据论证支持了这个指标的形成。
  正是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持,管理层设计的这个财务指标还是符合现状的。以他个人观点来看,第二项指标更严格。
  一位券商代表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这两个简单的财务指标其实并不简单,尤其是后者,一家公司很容易实现500万元利润,但收入要超过5000万且持续以30%幅度增长,门槛并不低。
  来自浙江的一位券商代表表示,去年浙江有不少创新公司提出融资申请,但若按这个要求执行,有相当数量公司会被刷下来。
  周明表示,管理层对于创业板的定位考虑非常细致,从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出发考虑,多次开会研究,按照目前这个标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有85%的公司都能被吸纳进来。
  交锋·建议
  信息披露和大股东行为需严管
  鹏华基金的邓召明表示,对于创业板,尽管基金现阶段有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多层次市场的建立,有利于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对市场来说既是考验更是机会。此次意见稿中的发起人条件比较宽松,建议要强化控股股东的行为,尤其是控股股东的诚信记录。
  其次,创业板更有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对监管也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信息披露上需要更多考虑。因为创新类企业变数很大,基金尤其关注如何在不确定下增加确定性。
  东北证券的宋德清表示,作为投行,更关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作用。不少券商认为,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波动周期会加大,这给投行业务增加了更大压力;其次,创业板是否有个时间表,也为大家所关心。
  对于投行的担忧和要求,周明表示,创业板的公司定位是成长型创新企业,而非创业初期的企业,已将风险降低了一个级别。不过,创业板的风险能否控制,保荐机构起着重要作用,对证券公司有要求,对投资者教育也有要求,交易所随后就会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政策。
  市场影响
  创业板推出对大市不是利好
  "创业板推出后,一场新的利益分配盛宴将拉开大幕,从中长期看,我认为至少有三重影响。"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
  创投公司是最大赢家
  手中已有大量成熟项目的创投公司将是最大的赢家,A股市场由于估值较高,将成为他们最佳的退出渠道,一个项目获得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回报很正常,而新进入的创投公司则未必乐观,这些后知后觉者已很难获得好的上市资源,即使是质量较差的准创业板公司也是抢破了头,因此二级市场热炒创投概念股也在情理之中。
  创业板上市公司自然也是大赢家,比中小板企业更低的上市门槛,会让创业板公司的高管财富经历爆炸性增长。
  中小板、绩差股风险加大
  其次,中小板个股风险将加大。此前,高成长股票的稀缺性导致了中小板股票的高估值,随着创业板的推出,成长型中小市值股票的供应大大增加,驻留中小企业板的资金将分流,中长期估值将逐步回归,中小板个股的投资风险将加大。
  最后就是主板壳资源价值将大打折扣。目前主板中的ST股、绩差垃圾股的炒作盛行,但创业板推出之后,一部分私募基金将采取新的一、二级市场联动方式运作股票,而不是一味在垃圾股的不确定性重组中博弈,同时,中小企业利用创业板这一更加便捷的上市路径,也将削弱壳资源的价值。
  短期市场不确定性上升
  相比创业板推出之后的中长期影响,投资者当前更关注二级市场的反应。
  一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坦言,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最需要的是一些稳定措施,但利好迟迟不见踪影,市场能否承受新的压力是个疑问。总体而言,市场的反应应该比较中性。
  而某公募基金经理则比较悲观,他认为大小非的抛售压力和巨额再融资问题尚未解决,目前市场信心极度脆弱,创业板征求意见将加大市场对扩容压力的担心,市场休整的愿望落空,将面临情绪性抛盘的考验。
  据记者了解,创业板推出之初,扩容压力的确不小,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日前表示,初期将采取每次挂牌60~70家左右的形式。
  "如果马上推出创业板,对市场会有不利影响。"中央财经大学贺强教授说,在本轮调整中,扩容一直是市场最担心的问题,如果短期没有利好消息对冲,市场走向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
  重现中小板出炉影响?
  上述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当年中小板出炉前后的走势就是前车之鉴。
  2004年5月17日晚间,证监会正式批复设立中小板,当时市场同样处于弱势,上证指数从1783点跌至1500点附近。
  消息公布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大幅震荡,尾市才翻红。但随即遭遇10日均线压制,股指继续向下,到中小板正式推出的2004年6月25日,上证指数跌至1400点附近。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当年的弱势表现还受市场大环境不佳的影响,但中小板的推出的确打击了市场脆弱的神经,所以对目前的指数行情不要抱太大希望,更多的机会还在创业板相关个股之上。本报记者 黄晓义
  聚焦创业板 三大媒体强强联手
  上周五,证监会就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正式揭开了创业板登场的序幕。为了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今日起,每日经济新闻、成都商报和新浪财经三大媒体强强联手,将为投资者带来最专业、最及时、最全面的连续报道。
  此次证监会就创业板征求意见将持续到3月31日。在此期间,每日经济新闻、成都商报和新浪财经将从创业板规则意见、市场影响、创业板拟上市公司、最新新闻等多个方面,对创业板的诞生进行全方位报道,为您的投资决策提供及时全面的参考!
  板块机会
  概念炒作将纵深辐射
  分析人士指出,市场主力将反复发掘创业板的相关机会,而最大的机会肯定不在已经发掘出的创投概念股上,创业板概念炒作将向其他机会板块发散。
  前期,市场炒作重点集中在参股创投公司的A股上,分析人士认为,直接参股拟上创业板公司的个股、券商股等,都具备炒作的条件。
  同方股份可能成为新龙头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创投概念股反复活跃。龙头股份从8元左右涨到最高的17.48元,涨幅高达118%;力合股份从16元多涨到最高的29.28元,涨幅高达70%多。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做多创投概念股的主力资金并非机构,但其介入程度相当之深,绝非短线炒作。
  前期的炒作中,同方股份由于价格高未受到关注。然而,同方股份类似于创投公司,有可能成为创业板概念新龙头。
  同方股份直接参股的拟上市公司达到50家,其中有10家公司符合创业板上市资格。可以说,公司相当于溢价创投公司!
  另外,南天信息已投资24家公司,有2家已经上市;华工科技已投资20家公司,4家准备上市。复星医药已投资多家医药类公司,都具备上创业板的资格。
  科技园概念股值得关注
  据陈东征介绍,深交所目前正同全国50多个高科技园区进行接触,其中的部分企业有望成为创业板的首批试点企业。
  根据赛迪顾问2006年对高科技园区竞争力的排名来看,前五名分别是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
  目前,A股市场上与科技园区相关的公司有张江高科和苏州高新,两家公司在前期并未受到市场炒作,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热钱发掘的新品种。
  券商股可能迎来第二春
  据深圳创投公会透露,目前准备登陆创业板的储备企业已达1000余家。深交所则表示,已为创业板筹备了2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资源。这无疑将使券商的投行业务得到巨大的发展,成为继股改业务之后新的投行利润增长点。
  此外,券商的直投业务也将增加收益。国内多数大型券商几年前便开始备战直投业务,不少券商已向管理层递交直投业务申请,目前已有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获批。因此,中信证券也将是创业板推出的受益者之一。
  创投五虎
  1、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公司
  从1999年成立至今,深创投已投资50多家企业,其管理的外部基金规模近40亿元,总资产规模已突破60亿元,2006年净利润11852万元。是国内资本规模最大、投资能力最强的创业投资企业。
  重点参股公司:
  大众公用(600635,收盘价20.13元)
  三季报0.14元/股,流通盘96990万股
  大众公用持有深创投20%股权,公司已获得较好回报。2007年,深创投投资的怡亚通、远望谷、西部材料、科陆电子、橡果国际、丰泉环保分别登陆中小板、纳斯达克和德国主板。此外,其投资的北京拓尔思、中山明阳、新疆大明矿业也将上市。
  2、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
  该公司由浙江省政府牵头,于2000年组建,截至2007年6月底,控股及参股公司16家,管理资产超过20亿元。
  重点参股公司:
  钱江水利(600283,收盘价15.55元)
  三季报0.05元/股,流通盘15783万股
  钱江水利持有天堂硅谷35.59%股份,拥有其实际控制权。目前天堂硅谷成功发起设立了两家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参股子公司深圳莱宝高科已在中小板上市。
  3、浙江省创投集团
  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
  重点参股公司:
  巨化股份(600160,收盘价13.19元)
  年报0.372元/股,流通盘29499万股
  巨化股份持有浙江创投15%的股权。浙江省创投集团投资的瑞泰科技、西部材料已在中小板上市。
  4、珠海清华科技园创业投资公司
  公司主要从事珠海清华科技园的建设和经营、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在珠海已建立起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
  重点参股公司:
  力合股份(000532,收盘价24.19元)
  三季报0.14元/股,流通盘28156万股
  力合股份持有该创投公司57.15%股份。该创投公司投资的拓邦电子已在深圳中小板上市。
  5、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公司
  该公司于2000年4月发起设立,公司致力于高成长企业培育和高科技项目孵化,具有直接投资和基金管理双重职能,受托管理的资产规模达数亿元。
  重点参股公司:
  紫光股份(000938,收盘价21.7元)
  三季报0.068元/股,流通盘14812万股
  紫光股份参股该创投公司16%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此外还有常山股份、中海海盛、燕京啤酒、凌钢股份、天茂集团和路桥建设分别参股8%。

 http://www.hotels-sz.cn/hotels-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