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博友书》—尹毅夫



    我非常欣赏“五湖四海皆兄弟”和“祖国处处有亲人”这两句暖人心扉的话!感谢博客(blog)这一网络媒体,使我和“博友”们成为“虽非亲人胜似亲人”的忘年之交的学术挚友,非常感谢大家对一位耄耋之年的长者的关怀:有鼓励、有鞭策、有爱护、有期待,在此特表诚意领会和衷心感谢了!
    生逢盛世,在流逝的岁月中,虽几经坎坷,但一直站在祖国高等学府的讲坛上做了一名笨拙的园丁,“误人”也“悟人”地度过了六十多个春秋!
    借着“桃李满天下”的光辉,看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纷纷成长起来的情景,经常是喜上眉梢,暗自欣慰。他或她们有的已经进入政界高层、有的已经成为社会精英,如政府官员、企业家、经理人、白领职员等等,当然也包括普通的公司员工,以及即将进入职业生涯的学子们。
    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由于学弟、“娣”们的鼓励、鞭策和敦促,早在1999年,就通过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中国管理学》,当时是作为向培养我的“中国共产党70周年的华诞”献礼的!
    该书的问世,满足了同志们的盼望,引起了不少读者朋友们的热情关注和指证。在该书销售一空的情况下,他(她)们纷纷来电、来函要求再版。但总觉得还不够完善,以致迟迟尚未交卷。
    本人在管理教学和学术实践活动中,一度曾经是一位把西方的管理学“奉为圭臬、视为经典”的鼓吹、传播者。
    但是,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年开始向美国学管理,继之,学日、学德、学加、学欧共体……一度又掀起台湾热,真是交不完的学费,学不完的课,看不完的书!效果如何呢?迄今为止,管理效益失踪之谜,仍在困扰着国人!
    问题何在?有关各国的管理不行吗?否!为什么学来学去,不顶用呢?
    记得80年代中期,作者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搞咨询诊断,讲授管理时,获得一句耐人寻味的评语:“教授讲课,听起来激动,干起来没用!”
    从这一当头棒喝开始,笔者一直在思考着要以中国哲学文化为基础,结合东、西方两大管理思想和实践的长处,需要发展出一套能够为现代人(包括东方人和西方人)所接受的新的中国管理学。它既能够包含西方科学管理的方法,又能够汲取中国哲学管理的智慧,更能够洞察当代西方管理科学的局限性而加以改进。笔者所思考的问题并不是当时人们所热衷讨论的美日管理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把管理的问题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空间与现实当中去加以哲学的反思,通过“古为今用(传统现代化)”和“洋为中用(现代传统化)”、和“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学习路线和治学精神,以充分体现中国特色、适合国情为本书的逻辑起点,十年磨一剑,自从2003年退休以来,夜以继日伏案握管,对原著加以整理和重写,希望让这本书能够更加的充实和完善,以酬读者。
    这一条新的管理之道,它以中国管理哲学为学科核心,命名为《中国管理学》,其英译名作者用英语把它译为“Management Sciences in China”,目的在于体现它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用science的复数s来表示),以示与西方的原理科学管理MS相区别,以免混淆。为什么还要加一个介词短语“in China”作为Management Sciences的后置定语?其中有三重含义:
    1、体现中国特色,旨在符合中国国情;
    2、管理硬件(管理技术)无国界,管理软件(管理文化)有区别;
    3、把介词“in”的宾语“China”去掉,可换上任何一个国别,赋有“天下一致百虑,同归殊途”和“条条大道通罗马”(all roads to Rome)的东方、西方的哲理。
    这套新的管理学是以中国的文化精华和历史经验为背景,以中国哲学,特别是《易经》哲学为《中国管理学》的学科灵魂。根据作者个人的边教、边学(teaching and learning)长期思考和体会,《易经》哲学具有宏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造性,它可以容纳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管理实践和哲学思想。例如,西方的管理具有理性的权威、科学的基础,但却缺乏人性的灵活,从个人主义的角度切入,社会和谐力明显不足;日本的管理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却过分压抑了个人的活力和独创性,同样缺少灵活性和包容性。而《易经》哲学讲“一阴一阳之谓道”:据此我们可以把日本的人性管理作为“阴”,而把西方的理性管理作为“阳”,以中国的哲思为“粘合剂”,使二者相互融合,在整体性的基础、即“道”的基础上把握全面的管理。
    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互为作用的:哲学为管理之体,它是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最高表现形式;而管理又为哲学之用,它可以作为哲思的运作之所。笔者历来主张,用哲学来阐发管理而又用管理来阐述哲学;用理论来启发实用而又用实用来阐发理论,以达到二者并进共存的化境。
    作者从1999年5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管理学》这一部融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于一炉的首创著作以来,转瞬之间十年已经过去了,由于印刷有限,早已售罄。感谢许许多多的读者向本人索书的盛情和关怀,在教学生涯中边教、边学、边实践、边观察,十年磨一剑,终于重新修订并改写而完成了此书,蒙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管理出版社批准出版发行,作为“引玉之砖”供国内贤达评证,意在提高!
    进而需要说明一点,本人绝不否定西方管理学的科学性,在微观管理的方法上,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虚心采纳和恭恭敬敬地吸其精华、排其糟粕。沉思的结果,才认识到:“南桔北枳”、“水土不服”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素日在和同志们交流过程中,很多知情者和“博友”也来函索书,因正在修订和改写,一直未能答复,特表歉意!
    现在该书行将脱稿付印,定于本年7月份出版,为了统计印数,如有需要此书的朋友,请向“毅夫管理顾问中心”张世光老师(EMAIL:[email protected])或我blog的留言处预先登记,定能奉上不误!
    也希望我的学生们以及所有关心我和关注《中国管理学》的朋友们多多支持。
    愿所有的朋友们能够和我共同期待这本书的问世,该书的出版能够将我多年的心血、管理思想和经验奉献给大家,聊作引玉之砖,以便大家的帮助,得到进一步提高。谢谢!
    基于上述原因,好久没有更新自己的blog了,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