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集团”式蓝领培养计划


陕西:“大集团”式蓝领培养计划
      越来越多的生长在黄土高原农村的孩子们,在升学失败或家庭无力支持昂贵的高等教育费用情况下,通过进入职教学校的学习锻炼,洗去西北农业化的纤尘,别离八百里秦川,换上长三角工业化的面容。
2月20日,对于陕西银行学校的田少峰科长来说,绝对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陕西省省长袁纯清正式强调,今年内,将由五个不同行业方向的学校带头,分别组建五个职业教育集团。从2006年就着手积极筹备此事的田少峰听到此消息后,激动不已。
   今后5年内,陕西省将投入共16亿的资金,支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对于牵头组建陕西现代服务职教集团的我们学校来说,自然会得到一笔不菲的资金,快速发展,向山东及江苏等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学习,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
这是一个庞大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在“MADE IN CHINA”已成世界景观的当下,“技工荒”已经是制约中国竞争力的一个要素。而日益严峻的“技工荒”,将或许因此而改变。

职教五年规划

 “将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到陕西省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的第一个重点项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陕西省教育厅有关人员对记者表示。
      根据规划,今年陕西省将新建和扶持10所县级职教中心、1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1所高等职业院校、10所中等职业学校。到2012年,形成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30万人以上、年培训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20万人的规模,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据初步测算,这六个项目5年将投入超过16亿元。“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2010年初步实现对城乡新增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的全覆盖;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与主导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5年后,这些学校每年将至少走出20万名得到充分技术培训、动作熟练的蓝领工人。
此次组建主要覆盖机电、电子、化工、经贸、现代服务五大行业,涉及的五个职教集团分别是:由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牵头组建的陕西机电职教集团;由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牵头组建的陕西电子职教集团;由西北工业学校牵头组建的陕西化工职教集团;由陕西省经贸学校牵头组建的陕西经贸职教集团;由陕西银行学校牵头组建的陕西现代服务职教集团。
分析人士指出,与以前自由发展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今后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的职业教育将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下,按照规划逐步前进,联合、资源共享、相互帮助将是这一行业的主旋律。
截止目前,加盟这五个职教集团的职业院校已共计88所,在校生30多万人,企业105个,科研单位及中介服务机构21个。
陕西银行学校田少峰科长说,组建五大职教集团的想法,实际上是在2006年组团考察学习江苏后才有的。“我们是在2006年9月份去江苏考察学习后,向上面递交了一份报告,提出组建职教集团,当年11月份得到了批准,由陕西省教育厅组织挂牌事宜。”

组建“大集团”

与其它四个组建职教集团学校一个最大的不同是,陕西银行学校为陕西省教育厅直管单位,与其它四家分属各部门下管的学校相比,它们显然具有更大的优势。
“我们本打算尽早挂牌陕西现代服务职教集团,但考虑到我们学校今年30年校庆及相关准备工作准备还不够充分,因而具体挂牌时间暂时还未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时间不会推迟到今年后半年,到时,我们也将召开集团第一届理事会议。”田少峰说。
截止目前,陕西现代服务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已基本确定。据介绍,在成员单位中,同类职业技术学校、各地市、县级职业中学以及同类相关学校共有19个;30个企业中,主要为金融系统、金融协会、各类保险以及会计协会为主,共同构成了集团的主要部分;另外,一些相关的服务性中介公司及海外留学服务中心,也被收纳进来。
“我们此次组建五大职教集团,是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协会性质,由一个学校带头组建,其它学校及企业共同参与,但在平日的正常工作中,互不干预。”陕西省教育厅工作人员指出:“这样组建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资源共享,并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陕西省职业教育发展的软肋与瓶颈。”
据了解,职教集团组建成功后,不仅在教学经验及师生交流上变的更为便捷与顺畅,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硬性资源在内,都将实现共享。田对记者表示,“不仅其它学校没有的设备,我们可以免费提供,而且教师的培训费用,我们也将要承担,此次的联合,将同时实现教学与实践两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另据了解,诸如陕西筹建的职教集团形式,早在2004年就已在山东、江苏、河南、浙江等地得到实行。目前为止,取得较大成绩的则主要为山东及江苏两省。
尽管,在形式发展上,陕西省落后了一步,但对于职教集团的前景,却得到了诸多职业学校的认可。他们期望能够通过这一新形式,共同搭建一竞争力强,多渠道发展,最终能够取得共赢的一个平台。实用性,将是这一组建形式最大的特点。
“只有集中力量,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并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并依靠政府支持,我们绝对有信心赶上并超越江苏等省。” 陕西扶贫技术学院一位老师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问题与出路

有人说,陕西是在做一个庞大的人力资源培养的计划,看中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个世界级制造中心“技工荒”的机会,既解决了本地农村剩余人口的就业,又有望改变“技工荒”制约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格局。
他们相信, “技工荒”将是制约中国竞争力的一个要素,其影响并不亚于“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荒”。而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地方利益和国家利益,可谓一箭双雕。
业内人士称,对于职业教育的重新升温,是高等教育过度发展的结果。现在,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很多企业却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又重新热起来,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就目前陕西省的职业教育状况而言,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教育学院教授王越群认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依靠组建职教集团来解决这些矛盾,还需时间检验。
王认为,职业教育过去欠账太多,先天不足的特点,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很多职业教育学校直接是由普通中学改过来的,在教学方面擅长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指导,但缺乏技术类教育的经验,师资力量和实训基地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现在还有很多家长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仍然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念头,给职业教育的招生带来困难。
对于之前职业教育存在的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问题,职教集团或许是 “软着陆”最为妥当的办法。“现在的职业教育学校既有教育行政部门办的,也有劳动主管部门主办的,还有大中型企业自己办的和社会上民办的。因此,职业教育标准不统一,难以统筹的情况,将是职业教育集团首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