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坐地铁随感


 ——“两会”人大代表博客(9
   
     那天去某网站做一次访谈,当主持人得知我是从复兴路的职工之家坐地铁转了几转才转到他们办公大楼时,显得很惊讶。当时我们结合“绿色”的主题由此发挥,觉得坐地铁是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后来坐地铁我又转回到驻地职工之家时,回想坐地铁真是好处多多。

首先在北京坐地铁,节约了时间成本。我本是一位守时的人,在与他人约会时曾经出现过迟到现象,原因北京人都知道:堵车。现在堵车已成为北京不可预见、无法抗拒、不能按时达到目的地的客观原因(外力)了。在车上听广播,常能听到主持人报道某某路段又堵得一蹋糊涂的即时新闻,后面缀上一段为舒缓堵车人心情而播放的歌曲、小品、笑话之类的节目。而坐地铁则免此烦恼,花二元钱保你到站,坐上地铁我就常常感慨:首都在这方面做得太到位了,地铁投入这么大收费却这么少,真该让那些超高收费的公路来学习学习。

其次坐地铁是绿色生活。这些天在北京全国人代会,来来去去二十多天。在这二十多天里,高工作量高见识面、高兴奋度,缓解这“三高”坐地铁是一个好办法。北京春天万物复苏,走在街上见枯干的柳树枝一点点变换着颜色,由鹅黄变翠绿,心情就特别得好。出入地铁口,跟随着人群上楼梯下楼梯随波逐流”体验着奔波的快乐。同时也锻炼着身体,我不愿意坐地铁自动扶梯,人少的时候常一步三梯的往上爬楼梯这是一种更时尚、更贴近自然,同时也是更高尚的生活方式。

再次是带头作用。现在企业大了,有一批干部可能想“抖派,比如坐车想坐豪华车、一出差就想带车、近距离路程不比价就只想坐动车……节俭意识慢慢淡化。除了以制度硬性规定出差标准外,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如果老板都带头坐地铁的话,底下的人怎么好意思扬手就“打的”?老板德州北京来回跑都乘火车,底下的人又怎么能随便开车来呢?

再一个是证明我的生存能力。曾有一位记者给我出这样的一道题,如果我现在“财富归零”,我会再怎么生活下去?现在想想,我能在人流如织的北京花两元钱用最短的时间达到目的地,也就是在花费巨大的外部环境下,我能调动最少的资源使效益最大化,我依然是十几年前创业的我,我的创业基因依然还是原生态,我还怕什么呢?这不从另外一方面证明我的生存能力很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