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逊湖的鱼元店
武汉郊区,从武昌到江夏的路上,有一个叫汤逊湖的地方。那里有一条街,都是吃鱼的店子。十多家店面,都号称“正宗”和“第一”。
在武汉工作的同学中,孙大圣因为在一家具有官商性质的企业,有很多在外面吃喝的机会,因此也了解武汉三镇的饮食地图。大约10来年前的一天,孙大圣说他发现了一个专门吃鱼的地方,物美价廉,还颇有特色。
那时大家都还没有车,乘坐武昌开往江夏的班车,来到汤逊湖边。路边一座孤零零的农家院落,没有招牌,没有商业装修,就是一般住家的样子。
老板好像跟孙大圣很熟悉,简单而热情地打过招呼后,就忙着操作去了。没有服务员,我们只能自己招呼自己。屋角有一推生花生,可以随便取用。
不到1小时菜就弄好了。一大锅鱼元煮萝卜,配有几碗蔬菜,还有一大盘蒜头。老板说,鱼元是用一条整鱼做的,鱼是刚从汤逊湖里捞起来的。鱼元味道确实鲜美可口,不腥也不腻,营养丰富自不用说。吃完准备付帐,老板好像有点不好意思,说都是自己家里的东西,有人喜欢就好,收费就见外了。我们坚持付了钱,老板紧握着我们的手说谢谢谢谢缘分缘分欢迎常来。出门的时候,女主人还给我们每家准备了点东西,一小袋子蒜头和一小袋子生花生。这让我们有一种走亲戚的感觉。以后隔几个月就会去一次,经常是坐车去,吃完没车就走着进城。
过了两年,鱼元店的平房变成了两层楼房。有点正式经营的样子。老板依然热情殷切。每次我们去都吃差不多的东西,依然不谈价钱,吃完后就给个几十块钱。每次走的时候女主人都会让我们带走一小袋子蒜头和一小袋子生花生。那一次老计回武汉,我们请他到汤逊湖吃鱼元。老计很满意并在以后一再提及那鱼元的美味,那小店老板的朴实及我们与小店老板关系的亲密。
再往后,武汉市区向外扩展,汤逊湖地区修建了很多住宅小区,盖了很多工厂,还有很多大学也在那里修建校区。汤逊湖越来越热闹,成为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域。
再去汤逊湖吃鱼元,发现一切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仅有一家小店,而且连招牌都没有挂,现在则耸立起十数家门面。店子外面的招牌花枝招展,大多号称“汤逊湖正宗鱼元店”,或者“汤逊湖鱼元店第一家”,或者“汤逊湖鱼元店老字号”……每家店子都有相当的规模,都是三、四层楼,都有数十张桌子。
在当初小店原址上就有一家号称“第一”的店子,进去打听却不见当初那位朴实厚道的老板。虽然服务员信誓旦旦赌咒发誓说他们就是汤逊湖鱼元店的老字号,但她对老板的描述与我们的印象相比却大相径庭。也许,那个真正的第一家由于老板的过于朴实在竞争中被击垮了;也许小富即安的老板在靠做鱼元生意发了第一笔财之后转移经营方向了。但这一切都不再重要。
鱼元显然没有当年那样鲜美了,因为汤逊湖受到了严重污染,不可能再从湖里捞鱼来现做鱼元了;鱼元店不再仅仅经营鱼元了,单一产品利润空间太小,这里的主要利润来源可能是螃蟹等价值更高的东西;不可能吃饭不算账,吃完由顾客看着办了;吃完饭,也没有女主人送我们蒜头和生花生了。
怅然若失离开汤逊湖,萌生出些许感慨。
一是惊诧于市场自发扩展的神奇力量——最初一家孤零零的小店,在市场神奇力量作用之下,竟然发展出现在这样一个具有产业摸样的巨大规模;二是感触于市场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