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异动不寻常 民进党高层将有恶斗


  民进党败选后,从谢长廷、陈水扁等“主角”到大小头目,都避不见人。昨日,终于避无可避,必须“蒲头”。其一、昨日(星期三)是民进党中常会举行例会的日子,作为党主席的谢长廷必须与会并主持会议,而按“党章”规定作为当然中常委的张俊雄等人也必须与会。其二、昨日也是“行政院”院会的例行日子,“行政院长”张俊雄及三十多位“阁员”也必须出席。但是,再过几个月,虽然每个周三,民进党中常会仍将继续举行,但由于届时民进党将会正常换届,出席者可能已是换了一批。而“行政院”方面则由于“政党轮替”,按规定张俊雄必须在“五?二零”之前“总辞”,此后的“行政院会”就更将是“面目全非”了。

  本来,也是按照规例,在面临“政党轮替”之下,“总统府”、“行政院”等公权力机关及国营企业的人事案,全应冻结,以免给新政府的正常运作带来困扰。但仍是发生“偷步”事件,除了“外交部”抢前安插了一批绿营人士出任驻外官员,海基会也委任了一批“空降部队”出任一级主管等之外,“总统府”秘书长叶菊兰昨日宣布请辞,而接替者却是“国安会”秘书长陈唐山。另外,谢长廷也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宣布辞去主席之职,但保留中常委身份。

  谢长廷辞党主席职,这是责任政治的体现,也是对其选前“败选就退出政坛”承诺的兑现。不过,他只是辞党主席而未辞中常委,似是并未完全退出政坛。但有谢营中人缓颊说,所谓“退出政坛”说,只是不再参加公职选举,但不等于是不顾党务。而一众中常委们也要求他能留任党主席到五月二十五日新主席选出之前,也为他的“欲退未退”增强了“正当性”。但即使如此,党内的“反谢派”,尤其是在去年五月的党内初选中,遭到“谢系”联同“游系”施以“排蓝条款”,被赶尽杀绝的前“新潮流系”及其它派系,必会连手报复、夺权。谢长廷要赖着不走,门都没有。

  跷蹊的是,谢长廷这边厢请辞,那边厢,“谢系”要角、“总统府秘书长”叶菊兰也以“心力交瘁”为由,向陈水扁请辞,并迅速获陈水扁批准。陈水扁还随即任命“国安会”秘书长陈唐山,“回锅”任“总统府秘书长”,而且还任命“国安会”副秘书长陈忠信出任“国安会”秘书长,从而堵死了叶菊兰被“挽留”的门。

  本来,按照“冻结人事”的行政伦理,叶菊兰请辞后,是不宜再任命该实职的补替者,只须在原任“总统府”副秘书长中找人替代即可。因此,陈水扁要堵死叶菊兰“以退为进假辞职”的路的决心,十分明显。

  由此可见,叶菊兰的辞职,固然是与人们所猜测的她要准备参选民进党主席,以延续谢长廷在党内的影响及主导权有直接关系,然而,从陈水扁快刀斩乱麻式地堵死其悔辞之路、就更似是“逼宫”之说已在发酵。陈水扁为了避免做“断脚鸭”,也是为了避免遭到党内掀起“究责”潮,而不顾行政伦理,“偷步”做了上述的人事安排。

  实际上,据施明德前日接受陈文茜专访时透露,“谢营”人马叶菊兰、苏治芬等人曾在选前找他,要求他为谢长廷站台,但他却提出三项条件,其中一项是陈水扁必须下台,并须答应不接受特卸。施明德此说,获得叶菊兰等“谢营”成员接纳,还怪责施明德当年不能当机立断,带领“红衫军”冲进“总统府”将陈水扁抓起来。

  虽然叶菊兰否认有此事发生,但已极大地刺激了陈水扁,尤其是其中的“谢营”人马竟然埋怨“红衫军”没有冲进“总统府”把他抓起来之说,证明了“谢营”曾有哗变之心,这比他当年所抨击的军人“柔性政变”,还要严重得多。他的性命地位安全正受到极大的威胁。既然如此,又如何能能挽留“谢系”要角叶菊兰在自己的身边做“大内主管”?须知道,古今中外的政变史,几乎都有“大内高手”参与甚至是策划,里应内合。于是,也就顾不了“冻结人事”的规例,既没有挽留叶菊兰,也没有让叶的副手“替代”,而是赶忙让陈唐山从“国安会”中回锅“总统府”,以加强自己的安全保险系数。

  或许,叶菊兰是“求仁得仁”,藉者“逼宫说”发酵之机辞职,既是要作出“与陈水扁切割”的姿态,又是要为自己角逐党主席养精蓄锐,备战选举。以便继承谢长廷的志愿,代表“谢营”继续执掌民进党,以图“谢系”继续掌控民进党中央。

  但既然“谢系”尾巴已露,陈水扁也不会坐以待毙。据说,陈水扁已与苏贞昌派系及前“新潮流”合作,计划推派苏贞昌角逐第十三任党主席。

  由此看来,民进党的内斗,才刚开始,还有好戏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