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翻出一部老片子《家和万事兴之千禧情》,是张惠中导演的。媒体正热火朝天、大张旗鼓地宣传:“《龙过鼠年》,终于揭去神秘面纱。并且让观众惊喜,赵本山和范伟联手。08年的贺岁银幕,除了《大灌篮》、《长江7号》之外,又加入了新的元素。同时,赵本山与范伟在《龙过鼠年》的合作,两人不合的传闻,已不攻自破。尤其是范伟的亮相,粉碎了身体不好的传言,他再度用银幕形象和行动证实,那些媒体的猜测是“忽悠”。”我呸!笑翻了!真不要脸!这不是2000年专为赵本山度身定制的贺岁剧《家和万事兴》的剪辑版吗?怎么摇身一变就成了2008的贺岁片了?我不得不佩服媒体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厚颜无耻的能耐!
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打着赵本山和范伟连手打造2008的最新贺岁片幌子到处招摇撞骗,你当观众白痴啊?这是一部好片子,98年一场洪灾大家还没来得急好生喘口气,错过了这个片子,今年再拿出来一样是经典。媒体又何必煞费苦心、画蛇添足,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信!为道德所不容呢?一句话:“商业炒做!”而且所用方法极其低劣!更悲哀的是,这样挫劣手法必将引发一连串的攻击却是媒体早就设计好了的,于是我们越是攻击,商业炒做就越成功。这种手法娱乐界见多了!真他丫的不值得我在这儿骂街了!
就故事本身而言,依然再现了赵本山幽默喜剧的风格,同时不缺乏酣畅诙谐、欢喜温馨的当代都市气息。故事集中反映了两方面的冲击。一是老年人的世界和青年人的世界的冲击;二是旧观念与新观念的冲击。在这些矛盾和冲击的推动下,随着剧中人情感的激化,故事得以向现实提升。
冲击一:老年人的世界与青年人的世界的冲击。我们透过剧情可以看到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极其孤独、寂寞的,同时也是细腻。当他们将青春贡献给了这个社会,他们的生命、理想足以在后代身上延续以后他们便被这个社会抛弃了。的确,他们物质上还老有所依;可是精神上却缺乏安慰。所以他们当中有的精神恍惚,易怒,多疑……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隐忍着、承受着这无尽的空洞。他们脆弱而倔强,因为他们是长辈。可是他们的世界又不得不与他们子女的世界交融在一起,老人都不喜欢陌生的东西,可这个世界的飞速发展却使这种陌生来得更突如其来,而这种飞速的变化甚至给他们带来恐慌。他们需要子女的更多的关怀,更需要老人彼此之间那种只有老人们自己知道的关怀。他们是那样的容易满足。就像“于妈”只要孙子在身边,哪怕要失掉尊严给人下跪的满足;就像老洪头成天围着“于妈”转,就想和大妹子闹闹磕的满足;就像张父为了在“于妈”面前表现自己即兴作诗时的满足……我们被这群老人深深地打动的同时,需不需要反思我们自己,做为子女的我们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冲击二:旧观念与新观念的冲击。影片中“于妈”一声声无奈、责备的:“作孽啊,你作孽啊!”就集中反映了老人们的价值评判观念与现代人的价值评判观念的冲击,在旧的道德观念要求女子就应该相父教子、节俭持家,做一个现代观念的“全职太太”。可是现在人人平等、自力更生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夫妻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依附观念,而是相互扶持。所以片中白珊心理不平衡了要去“独闯天下”了。很多传统的价值观念流传下来,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具有它现实的意义,而且是我们应该坚守的。除了对于婚姻方面的价值观不同以外,对现代人生活和工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新旧观念都有很大的差异。在这就不加赘诉了。
但是不管是在老人的世界还是年轻人的世界,是在旧观念下还是新观念下,一个不变的真理就是我们的片名:家和万事兴!!!人人都需要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
最后推荐赵本山另一部经典之作《落叶归根》,宣传不用我来做,媒体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赚钱的好机会。我想说的是《落叶归根》中讲了一种大快了,不知你看出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