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宦官传统,打造清廉政府


恢复宦官传统,打造清廉政府

当今时代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积重难返,人们几乎使尽了所有的招数都无能为力。这是为什么呢?无他,根源在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冲突和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反人性的令今人不齿的制度——宦官制度。我认为,当今时代,在中央政府级别创造性地实行宦官制度,可能是遏制腐败,打造清廉政府的一个可供选择的不错的选择。——这显然是个看起来荒唐的难以让人接受的观念,但,也许不无道理。

听我细细说来……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长期以来人云亦云几成真理的谬误:宦官制度是皇帝为了独占宫中美女而设计的。我认为,事实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它仅仅是我们今人的一个臆测和妄断而已(具体我就不说了,它需要历史学家的论证)。历史上,宦官制度的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遏制腐败和打造清廉政府。因为,宦官制度将一部分人的私人属性彻底地与公共属性剥离了,使他们成为了“中性人”即“公共人”,从而在制度上遏制了他们的私人需求——不仅仅是对异性,而且由于他们不可能有“后代”,从而遏制了他们对私有财产的需求。这样一来,他们就只有“一心为公”了。而这一点,正是避免腐败的必要的“硬件”条件。

漫长的古代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在没有现代政治制度制约的古代历史上,中国各个王朝官员的腐败程度与今天是不能相比的。很显然,不是古代的官吏政治觉悟高——他们不可能高过“三个代表”,而只能说明古代的政治制度有某种我们今天无可比拟的“先进”之处。而这个“先进”之处,我认为,正是其遭到今人诟病的宦官制度。

当今时代清廉政治家的事实也充分证明,宦官制度对于官员的清廉具有先天的优越性。我们知道,论个人清廉,很少有人能够与周恩来总理相比。但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周恩来是没有“后代”的,换言之,周恩来在个人性质上相当于古代的“宦官”。另一个现实的例子是被人们誉为“铁娘子”的吴仪女士。吴仪女士终身未嫁,她将自己嫁给了“祖国”,亦即,从个人性质上来说,她也是一个“宦官”。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创造性地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恢复宦官制度,可能是现代政府遏制官员个人腐败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当然,我们说的是“创造性地”恢复宦官制度,而不是照搬古代的宦官制度。说得明白点就是,不需要从生理上阉割官员个人,只需要他们与政府签订一个约定:在从政期间自愿地放弃结婚和生育后代,自愿地放弃个人财产。人们会问,放弃个人财产容易,因为国家将为这些官员提供良好的个人生活必需品,但他们的个人生理需求怎么解决呢?这一点,我具体没有想好。我初步设想,是否可以在高级政府官员里实行由国家支付成本的类似于“公车制”的“公娼制”(包括两性的)?

在中央级政府实行创造性的宦官制度是可行的。我相信,将会有成千上万的个人愿意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暂时放弃狭隘的私人利益。同时,这一制度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对国家民族忠诚的一块试金石。——上梁正了,下梁何愁不正?!

你可以说我闲得无聊,胡说八道。但话又说回来,只要我们敢于并善于解放思想,是没有什么棘手的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你以为然否?

200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