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企所得税讲稿(63)


  4、国家投资、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

  按照投资主体类别不同,投资可分为国家投资,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

  国家投资,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所进行的投资,通常表现为财政投资,它可由国家直接拨款来安排,无偿使用,也可以委托管理投资的专业银行或投资公司实行贷款,有偿使用。国家投资的主体是各级政府,投资对象多为公共事业,如学校,邮电局及其他一些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因此也被称为政府投资、公共投资。其实质是国家作为特殊的经济主体,引导社会生产,稳定社会生活,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

  企业投资是指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所进行的投资。这里的企业包括国营、集体、个体、私营、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金融组织及海外分支机构等各种类型的企业,其投资范围涉及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企业投资的实质,是企业作为独立的投资主体,在优先实现自己的投资目的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强制性地或自觉地为国家作贡献。对于企业投资,我们既要加以支持和鼓励,又要对其进行调控和约束,以防止出现不良投资行为。

  个人投资的主体的个人,是指个人凭手中的资金购买投资证券充作金融资产借以获利。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个人并不是指个体企业,应将二者加以区分。个人投资的实质是广大劳动者将自己节约的消费支出转化为投资,在个人获得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的积累。

  5、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投资按其投入的领域,可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生产性投资是指投入到生产、建设等物质生产领域中的投资,其最终成果是各种生产性资产。由于企业的生产性资产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因此,生产性投资又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在经济建设中,生产性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投资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样,生产和投资才能正常进行。生产性投资通过循环和周转可以回流,并且可以实现增值和积累。

  非生产性投资是指投入到非生产领域中的投资,其最终成果是各种非生产性资产,主要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体生活需要。非生产性投资又可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纯消费性投资,没有盈利,投资不能收回,其再投资依靠社会积累,如对学校、国防安全、社会福利设施等的投资;另一部分是可转化为无形商品的投资,有盈利,可以收回投资,甚至可以实现增值和积累,如对影剧院,电视台,信息中心和咨询公司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