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张杰庭
在我国,特殊教育一般是指狭义的,即对身心发展有残疾的儿童施行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面向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特殊教育在我国目前发展的趋势很好,但是它还不够完善,发展过程还要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缺少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研究机构,特教研究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中国的专业特教机构还处在起步阶段,而且数量非常少,做得比较好的也只有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的博森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等几家。此外,我们的研究还是主要集中在引进西方的先进成果,针对性不强。目前我国仍缺乏完整、针对中国人特点的特教课程教材就是证明。
2、特殊学校数量少,水平低,造成大部分残疾学龄儿童无学可上。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也相对不高,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特殊教育发展、质量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特殊教育发展与普通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与农村之间学校发展不平衡,特教学校数量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3、专业教师严重缺乏。
师资不足,缺乏专门的特殊教育研究机构是制约我国特教发展的重要因素。1999年我国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当时大陆仅有5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特殊教育本科专业。虽然现在已增加为九所,其它各层次培训机构数量也有不同程度发展,但其发展速度仍然赶不上特教学校数量的增加,特教老师供求不平衡仍然及其严重。
解决我国特殊教育问题的对策
1、设立专门的特殊教育研究机构,开发专业教材,加大资金投入。
课程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目的能否实现,主要看课程设计是否合适,只有更多的专业人士投入到特殊教育研究中来,才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课程教材,从而达到特殊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这样一个投资回报率不是很高的领域,只有国家大力扶持,加大投入,资助设立更多的研究机构,才能使我国特教研究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2、重视智障儿童基础教育
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在受教育的机遇上不应该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别。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注意从小开发他们的智力,使他们及早接受专业系统的学习训练。这对于他们病情的稳定康复,未来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生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媒体报道,努力转变国人旧有的观念与认识,使他们从小就感觉到被尊重,被关爱,为孩子们的发展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氛围。
3、加强师资建设
为了针对特殊教育群体师资不足的情况,满足广大残疾儿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需要,国家诸多相关法令明文要求在普通师范教育中开设特殊教育选修或必修课程,目前已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多个省级师范学校开始实行。各地政府应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增加高等特殊师范学校(专业),大力解决特殊教育教师供给不足问题。
4、法律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为了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已相继出台了《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以及《教育基本法》,这些政策的推出无一不渗透着政府对残疾人教育的关怀与具体要求。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出台更多通过专门针对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各个阶段接受教育的残疾学生的支持力度
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而不是可有可无或施舍。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应当积极投身到特殊教育的建设中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帮助、关爱孤残儿童的成长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08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