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孟子说的。翻成白话文,大致可以引申为这样的意思:“我们不仅要照顾自己家中的老人,也要照顾他人年老时的生活。”这句话听来何等慷慨,何等感人!我想,香港的立法局议员绝大部分是会赞成的,因为他们若投反对票——即是赞成让与己无关的老人自生自灭——岂非大逆不道,甚至压制“人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似乎是香港政府将要大事推行的“退休金计划”的八字真言。这“八字”是受到孔子的影响,说来可真掷地有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大同”思想,比马克思的共产思想早了二千多年。跟着而来的是更迷人的理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浪漫如斯,也难怪我们的孙中山高举这一段话,使中国老百姓称他为“国父”。
不过,孔子或其门徒的“大同”,只是一个理想,一个乌托邦,而实际上可行的,是“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后者是近于以私有产权为依归的“资本主义”了。想不到,一向以私产、市场而知名天下的香港,在九七之前要搞“天下为公”,要强迫市民“不独亲其亲”而且“以及人之老”,煮其“大锅饭”也。
不久前,《壹周刊》举办了一个研讨会,邀请三位高手来评论港府建议的“退休金计划”。这三君子来头不小:艾礼智(IssacEhrlich)在十八年前以经济理论分析“死刑”而震动国际;王于渐是我们港大经济金融学院的人,其功力不在话下;华乐思(SirAlanWalters)是当世最有分量的政府经济顾问——我在七十年代初期认识他时,他只是一位知名教授,后来戴卓尔夫人委以重任于英国危难之际,使他有机会大显身手。
在上述的研讨会上,这三君子从头到尾把港府的“计划”批评得一无是处——不是有意针对港府,而是依据他们所知的发言:举世类似的“计划”都毫无例外地带来经济大灾难。
且让我先在这里简略地复述他们的要点(有些地方略加修改),然后再以自己的观点补充一下。
(一)医学发达,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因而在养老制度下,“供养比率”不断下降,以致“供养”他人的就业者叫苦连天。
(二)随着强制而带有“大锅饭”性质的“养老”计划,其它的政府“福利”项目必定与日俱增(这是外地的规律)。这使政府的负荷大大加重。
(三)由于以上的两个原因,美国于一九三七年开始强迫“养老”时,政府只抽工资百分之二(劳资双方合计),但从今年起则升至百分之十六点二!
(四)就业者自己私下积蓄养老,其回报率比政府抽税所得起码高出十倍!
(五)港府建议的百分之六(劳资合计)征收,是“水出鱼,鱼饮水”,事实上全是由劳方支付。这大约等于薪俸税在一夜之间提升百分之六十七。
(六)除了新加坡外,所有强迫性的抽税养老制,在某程度上都是“大锅饭”——“以及人之老”——而港府建议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锅饭!(只有香港的建议是,不管就业时的工资如何,六十五岁后每人同样收取二千一百元。若六十五岁去世,则供款数十年者得个“桔”罢了。)
如上六点是事实,都很重要,但我认为还不够说服力。那是因为这六点虽非老生常谈,但很多人都知道——在香港作出该“计划”建议的人是专家,当然不可能不知道。问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是一个甚具政治吸引力的乌托邦概念。有关人士明知此路不通,也还要冒险而行的。
三君子以博学知名,口才了得;他们办不到的,我也办不到。但我不妨在这里补充两点,以供参考。
(一)养老抽税开始后,因为是“政府”决策而又是“强迫”的,市民大众就心安理得地依靠政府。他们为养老而私下积蓄的热情就会直线下降。历久以来,香港人的平均私下(自愿)积蓄率,大约是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三。美国则不到百分之五,新加坡百分之三——皆赖政府“强迫”与“保证”所赐也。
是的,有了强制性的养老抽税,市民不仅大减私下积蓄的“数字”,而还会不断地要求政府增加其它福利。“是你保证我老有所终的呀!今冬大寒,二千一百元怎能温饱的?”你怎么办?
(二)据我所知,所有政府的劣策中,只有强迫养老抽税一项是可发而不可收。什么价格管制、进出口管制……都可以见势头不对而鸣金收兵。唯独养老抽税一旦开始了,不仅欲罢不能,还会变本加厉。这是因为抽税养老这回事,是代代相传,是一项不能有时间规限的政府承诺。要是政府一旦把它作废,失信天下,大暴动在所难免。美国于六十年代初期就知道他们的强迫“养老金”是一个烂摊子,只是欲罢不能,到了今天,其强迫性的征收率被迫而再上升两倍。
好些热心于公益的朋友,认为外地的强迫养老有难,不等于香港的也会有难,更何况香港大可吸取他国经验,以专家深入研究,或可化险为夷,真到不成时再作打算。这样的想法行不通,因为养老抽税一开了头后,就只能勇往直前,没有转弯或后退的余地了。赞成港府建议的朋友,真要好好地想一下自己的儿子的儿子……的生活。
一失足成千古恨!可以断言。
后记
「强积金」制度几个月前在香港开始了,其形式比本文所说的好一点,因为「大锅饭」的成分比较少。但另一方面,近几年来香港的福利措施大幅上升。这些及其它因素,使我在九六年末说香港的经济会有十年不景,很可能不幸言中。
几个月前遇到一位国内高干。他对我说:「教授呀,我真的不明白,世界轮流转,今天中国正大步走向资本主义,你们香港却大步走向社会主义。那是为什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似乎是香港政府将要大事推行的“退休金计划”的八字真言。这“八字”是受到孔子的影响,说来可真掷地有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大同”思想,比马克思的共产思想早了二千多年。跟着而来的是更迷人的理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浪漫如斯,也难怪我们的孙中山高举这一段话,使中国老百姓称他为“国父”。
不过,孔子或其门徒的“大同”,只是一个理想,一个乌托邦,而实际上可行的,是“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后者是近于以私有产权为依归的“资本主义”了。想不到,一向以私产、市场而知名天下的香港,在九七之前要搞“天下为公”,要强迫市民“不独亲其亲”而且“以及人之老”,煮其“大锅饭”也。
不久前,《壹周刊》举办了一个研讨会,邀请三位高手来评论港府建议的“退休金计划”。这三君子来头不小:艾礼智(IssacEhrlich)在十八年前以经济理论分析“死刑”而震动国际;王于渐是我们港大经济金融学院的人,其功力不在话下;华乐思(SirAlanWalters)是当世最有分量的政府经济顾问——我在七十年代初期认识他时,他只是一位知名教授,后来戴卓尔夫人委以重任于英国危难之际,使他有机会大显身手。
在上述的研讨会上,这三君子从头到尾把港府的“计划”批评得一无是处——不是有意针对港府,而是依据他们所知的发言:举世类似的“计划”都毫无例外地带来经济大灾难。
且让我先在这里简略地复述他们的要点(有些地方略加修改),然后再以自己的观点补充一下。
(一)医学发达,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因而在养老制度下,“供养比率”不断下降,以致“供养”他人的就业者叫苦连天。
(二)随着强制而带有“大锅饭”性质的“养老”计划,其它的政府“福利”项目必定与日俱增(这是外地的规律)。这使政府的负荷大大加重。
(三)由于以上的两个原因,美国于一九三七年开始强迫“养老”时,政府只抽工资百分之二(劳资双方合计),但从今年起则升至百分之十六点二!
(四)就业者自己私下积蓄养老,其回报率比政府抽税所得起码高出十倍!
(五)港府建议的百分之六(劳资合计)征收,是“水出鱼,鱼饮水”,事实上全是由劳方支付。这大约等于薪俸税在一夜之间提升百分之六十七。
(六)除了新加坡外,所有强迫性的抽税养老制,在某程度上都是“大锅饭”——“以及人之老”——而港府建议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锅饭!(只有香港的建议是,不管就业时的工资如何,六十五岁后每人同样收取二千一百元。若六十五岁去世,则供款数十年者得个“桔”罢了。)
如上六点是事实,都很重要,但我认为还不够说服力。那是因为这六点虽非老生常谈,但很多人都知道——在香港作出该“计划”建议的人是专家,当然不可能不知道。问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是一个甚具政治吸引力的乌托邦概念。有关人士明知此路不通,也还要冒险而行的。
三君子以博学知名,口才了得;他们办不到的,我也办不到。但我不妨在这里补充两点,以供参考。
(一)养老抽税开始后,因为是“政府”决策而又是“强迫”的,市民大众就心安理得地依靠政府。他们为养老而私下积蓄的热情就会直线下降。历久以来,香港人的平均私下(自愿)积蓄率,大约是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三。美国则不到百分之五,新加坡百分之三——皆赖政府“强迫”与“保证”所赐也。
是的,有了强制性的养老抽税,市民不仅大减私下积蓄的“数字”,而还会不断地要求政府增加其它福利。“是你保证我老有所终的呀!今冬大寒,二千一百元怎能温饱的?”你怎么办?
(二)据我所知,所有政府的劣策中,只有强迫养老抽税一项是可发而不可收。什么价格管制、进出口管制……都可以见势头不对而鸣金收兵。唯独养老抽税一旦开始了,不仅欲罢不能,还会变本加厉。这是因为抽税养老这回事,是代代相传,是一项不能有时间规限的政府承诺。要是政府一旦把它作废,失信天下,大暴动在所难免。美国于六十年代初期就知道他们的强迫“养老金”是一个烂摊子,只是欲罢不能,到了今天,其强迫性的征收率被迫而再上升两倍。
好些热心于公益的朋友,认为外地的强迫养老有难,不等于香港的也会有难,更何况香港大可吸取他国经验,以专家深入研究,或可化险为夷,真到不成时再作打算。这样的想法行不通,因为养老抽税一开了头后,就只能勇往直前,没有转弯或后退的余地了。赞成港府建议的朋友,真要好好地想一下自己的儿子的儿子……的生活。
一失足成千古恨!可以断言。
后记
「强积金」制度几个月前在香港开始了,其形式比本文所说的好一点,因为「大锅饭」的成分比较少。但另一方面,近几年来香港的福利措施大幅上升。这些及其它因素,使我在九六年末说香港的经济会有十年不景,很可能不幸言中。
几个月前遇到一位国内高干。他对我说:「教授呀,我真的不明白,世界轮流转,今天中国正大步走向资本主义,你们香港却大步走向社会主义。那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