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唱衰中国国内学界的一点解释--------吴锦宇


以下是我博主与好友小杨博士的一段在法学名家山东大学法学院谢晖教授博客上对话,反映了近期我的一些反思和活动,以告知各位关心我的师长亲友,万分感谢!
   
    昨天上了专业英语课,接触了其他各国的学生,发现整个大陆学生最大的问题了,知识面太狭窄,除了中国以及周边国家以外其他了解太少了!就是对美国的了解也 是片面和知之甚少!对它国的了解越多,视野将更开阔,上个星期上“国际劳动法”,是意大利另一个大学的年轻教授,他也 是意大利各个工会推选出来代表意大利工会在联合国劳工组织的代表以及在欧盟的代表,他对学生说,在这里要有三层境界和视野,一个是国内,指意大利,一个是 欧盟,还有一个是国际性。


共和国酷吏:野马大哥,你怎么老是一味唱衰国内学界啊?中国学生是差一点,但是在意大利这应该还是顶尖的把吧,比如你自己就是啊!呵呵!

你怎么老是一味唱衰国内学界啊?--------小杨,我是哀其不争啊!国内学界的腐败在暗中有越 演越烈趋势,歪风邪气已经蔓延到了70后年代。举个真实的例子,前不久有当事者告诉我,一杰出青年才俊(某超级顶牛海龟大佬之博士)兼某核心刊物编辑婉转 告诉投稿者,以后投该刊物以及其他刊物稿望在文章中尽量互相多多引用,组成所谓的“联盟阵线”,其实就是暗示该投稿人要多多引用他及其他年轻编辑的著述。 我还能说啥?

中国学生是差一点,-------------小杨,中国学生其实是一点都不差,差在国内的高等教 育体制以及学术制度上。国外的硕士博士都是申请的,但硕士一般都是职业性质,也就是本科后教育,对本科课程进行补习工作为主,一年或两年,不要求发表文章 和参加课题研究,而国内的硕士主要是研究型教育,光进行学术研究比较的话,国内硕士占优势(其前提是,国内硕士真的在这三年硕士生涯中努力学习和搞科 研)。但是如果比知识面,不比本学科,或二级学科,三级学科,国内硕士真的差远了,因为,出国长见识对欧美学生来说就像旅游那么简单啊!比动手能力,国内 硕士那是更欠缺许多了。

但是在意大利这应该还是顶尖的把吧,比如你自己就是啊!------------小杨,意大利高手 还是很多的,那些国际生也很厉害,本国的也有很多,他们有他们 的优势,多种语言,多国学习经历,但中国学生的优势是学术功力比他们强。说实话,我在意大利和那些同学进行竞争,一直是在演“田忌赛马"的故事,不是我厉 害,是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厉害啊。上个星期我又赢了一场大硬仗,其实就是要赢得那个欧盟法律顾问的眼球和欣赏,大家都在一个晚上做准备,几个博士生一组, 就我是一个人一组,教授到了下午6点半遇到我还关心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当着许多老师的面,我一口回绝,其实我当然需要帮助,那么多关于劳工问题的英文材料 我是看不完的,没有人和我商量,我分析了一下,比英语,好的有的是,比对劳工问题的了解,很多博士生本身就在相关部门工作,理论比我精通,我唯一能突出的 就是用特色案例以及出奇分析,来显示我的学术优势。果然,许多报告人都在理论上大谈,我是最后几个,大家都已经疲倦了,不想听理论了,我上场辟开理论讨 论,承认他们谈得已经够多了,就谈我的父亲在二战和国内战争期间从4岁开始一直做童工((报童)的真实故事,一下子,老师都来了兴趣,同学们纷纷提问,场 面热烈,后面的案例全是我亲身经历和处理的,青少年管教所的调研,上海小餐馆的童工的无奈以及出示山西”奴隶工“的照片和英文文章,最后总结还是说在童工 方面,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但中国消除这个恶疾也有很长道路要走,结束赢得了一片掌声,包括欧盟法律顾问,课后他提出要请客我与其他几个出色的同学共进午餐 以做奖励。事实上,我是讨巧了,在疲劳时刻给他们来了杯温馨咖啡而已。所以,在国外,发挥比较优势才是真的硬道理,想出国读博士的硕士最好还是在学术研究 上下功夫,毕竟这是读博士,是做研究为主的学习生活。
没有想到更有趣的结果是,由于共进午餐时候,该老师关心问我住宿情况,我抱怨说住在留学生公寓又远 而且太贵了,生活费很紧张,该老师大概后来去和校方说了我的情况,估计还是他的身份和面子比较大,校方这个星期正式通知我,由于我学习在所有同学中相对突 出一点,而且在著名刊物上公开发表了意大利文的学术文章(其实就是介绍中国新劳动合同法的垃圾文字),吸引了国际人力资源组织意大利分部对我研究院的关注 主动提出要合作,提高了学校的声誉等等一大摞理由,然后宣布,给我特别奖学金用于支付我的住宿费,从1月至9月。9月以后要重新视我学习情况而论,不过, 新博士生已经入学,了解了一部分情况,优秀的更多,还有一个好像已经拿了个文科博士的,还有几个是意大利劳工部官员,竞争将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