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在扼杀中医呢?


                            到底是谁在扼杀中医?
       写中医文章真的很难,有点左右不是的味道。否定中医的人,遭到了万众的唾沫,成了数典忘祖的不肖子孙。

        事实也是这样,想象这些人的祖先,哪个没有得益于中医,也许这些人家族的某个环节,还是得益于中药才有了繁衍后代的能力。

        肯定中医的人,却对中医的现状忧心仲仲,对中医的未来感到茫然。是什么造成了中医如今的尴尬局面,以至于全民动员来拯救中医,以至于需要政府高层领导大声疾呼!

        到底是中医没有生命力吗?还是中医理论不科学吗?是西医太强大吗?还是现代人不需要中医吗?

 
        不,不是,中医是在被扼杀!到底是谁在扼杀中医呢?
        中医是有生命力的。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了上千年的中医,如果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早就会被抛在历史的垃圾堆之中了。甚至在民国时期,有官方的决定,要废除中医,但中医还是存活了下来。因为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学了,还是一种文化,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就拿最普通的来说,现代人当他嘴角溃烂时,我们谁也不会象西医那样地说“发炎了”,而是说是“上火了”。文言文在现代已经不再使用了,而用文言文记录的中医却依然存在。
        不是有人否定中医,据说还是一位姓何学术权威.  理由是中医不科学。他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不否认,举的这些例子,在中医界确实存在,比如打着中医的旗号骗人之类。但这不足以对一个理论体系进行全面否定。就像现在的科学界,不是也有编造数据骗人、骗地位教授吗?科学不科学,是一个很难界定的事情,这些人用现代自然科学的东西,去评价一个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于一身的医学,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态度。

        如果一定要用西方医学的理论,去评价中医理论和方法,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科学。就像英文和中文是两个语言体系,当用英文说“请坐”时,“请”字在后,“坐”在前,难道中文把“请”放在前面就不科学。有人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检测中医,标准是可见、可测量、可重复,但老中医就可以通过摸脉判定一个妇女是否怀孕,但是,你要用所谓科学的测量方法,就是测不出女同志怀孕的“滑脉”到底是在那些数据上与一般人有什么不一样。因此,某些“科学家”就说中医是玄学,不科学。不懂,就否定别人,好像不是科学的态度。其实,在西医中也有很多玄的东西,比如在治疗“癔症”性瘫痪病人时,打一针葡萄糖酸钙,告诉他两腿一热,你就可以走路了,这个“瘫痪”的人马上就起来走路了。难道不玄,学医的人都知道为什么,但没学的人就觉得很玄。所以,所谓捍卫科学的“卫道士”们,不懂的东西,就不要妄加评论,还是去专门揭穿那些号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假把戏,出出风头,扬扬名去吧。

        好像在现代社会两个科学理论比较时尚,一个是信息论,一个是系统论。其实,学了中医的人(真正学习的人)知道,中医的精髓,就是这两个理论。把人放在一个社会、一个与自然界统一的环境中去考虑问题,把一种症状和整个身体放在一起,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使用中药时,讲究“君、丞、佐、使”配伍,语言古老点,用现代语言,就是“团队”作战。等等。不用多说。之所以人们认为信息论、系统论是科学的,因为是现代西方人总结的,用的是现代的语言,而中医呢,几千年了,太古老了,文字也难懂。也许有人就怀疑我们的老祖宗的聪明了。但中国文化就是过早地总结了这些科学理论,并应用到中医。
当然,太早的东西,也就有其不科学的地方,这是认识自然的必然过程。比如鲁迅先生写的那些现象。如果要讲那些总把科学挂在嘴边的“科学”,态度就是要去伪存真,在去除糟粕时发扬光大,而不是倒洗脚水把孩子也倒掉。
         当然,现在中医的前景,确实让人担忧,但问题不是有部分人否定中医,担心的是中医正在被一些政策扼杀。
         中医的土壤是在民间,千年来,中医靠世代传承,也没有什么资格考试,开个诊所,也就在自家堂屋,或者几个人合作开个医堂。著名中医张仲景,也是利用办公审案的大堂为老百姓看病(坐堂行医由此而来),没有哪个官家审批,也没有说只能政府办。现在这一切都不行了。失去了民间土壤的中医,被人们以科学化、现代化发展中医的政策,高高地供了起来。
        中药也是如此。本来中医是讲究因病施治,对症下药,不同人同病也可能不同方,吃吃汤药蛮好的。可要中药现代化,而且要走出国门。因此,大规模建中药厂,大规模生产中成药,还要搞中药标准化。更可气的事,中医开中药,西医也开中药。只学了西医懂得辩证施治吗?就像只懂英文的人,你要他用中文写文章。乱开一起,把中药名声弄坏了,把医疗费浪费了,也是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中西医结合,看其来似乎是个好的方针。但我们贯彻这一方针的政策却是南辕北辙。本来,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病人时,由中西医共同制定一个互补方案,各自发挥长处,避免短处。可现在是,仿照西医的模式大办中医医院,在中医医院购置大量依据西医理论的大型设备,中医用中医方法诊断了,还要用西医设备诊断,时间长了,今后还会有把脉的中医医生吗?没了中医医生,也就没了中医。一个好的中医医生,不光是有中医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有实践经验。还有那些在一种药品里面把中药和西药混在一起的做法,更是中西医结合的恶果。  

       谁在扼杀中医?应该把所有现象与问题都摆出来,组织全民认真讨论一下。现在正在讨论医改方案,也在强调振兴中医药。

       如果不从医疗卫生体制上去找问题,我说中医前景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