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进入全球采购系统:形式篇


  
  起步晚局面混乱

  采购可以有多种区分方法,一般区分为政府公共采购、企业(在中国还包括事业单位)采购和居民消费采购。采购的方式可以是批发或零售,可以是公开招标采购或网上电子采购,也可以是供需双方面对面的直接交易采购。采购是任何生产活动与任何消费活动的先导,采购水平的高低,对生产的过程与生产的成本;对政府的运行与政府的成本;对人本身的再生产过程与人力资源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采购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大领域。

  中国的采购形势可以从四个层面来分析:政府采购按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一个国家的政府采购量约占GDP的10%,中国2002年GDP超过10万亿,那么,政府采购应超过1万亿人民币。但实际上由于中国政府采购始于1998年,起步晚,加上中国国库制度改革约需10年左右周期,所以2002年的政府采购只有1000亿元。

  以2001年为例,在653亿的政府采购中,货物占63%,工程占29%,服务占8%。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已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初步形成了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法律规范体系,但政府采购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企业采购可以区分为工业生产企业采购、流通商贸企业采购、农业生产(以农户为主)需求采购。由于我国统计体系不完备,企业的采购规模可以从二个数字来反映,一是全年生产资料消费总额,二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这两个数字,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企业的采购规模。我国的企业采购目前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传统的不透明采购方式;二是公开招标采购方式;三是电子商务采购方式。许多企业正在从传统的粗放式采购向招标采购与电子商务采购发展。这种采购制度与模式的变化,使企业产生了“二低二少一快”的变化,即采购成本降低、库存量降低、采购人员减少、供应商减少、资金流转速度加快。据对石化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钢铁行业、连锁行业等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统计分析,采购方式的变革,可以降低采购成本3-5%。

  对于企业采购,全国人大1999年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00年1月1日实施,主要针对工程项目采购。1999年5月1日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国有工业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主要针对国有工业企业购买原材料、燃料、辅料、零部件、设备、配件、办公用品、劳动保护用品及其它物资进行规范。2001年7月,国家计委、经贸委等7个部委又颁发了《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应该讲也有了一个采购的法制环境,但企业采购的混乱局面还没有真正改变,企业采购黑洞仍然很大。

  国际采购从国外市场采购来平衡国内市场的供需,是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必然,所以进口规模就等于一个国家的国际采购规模,出口规模是外国在本国的采购规模。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中国在国外的采购规模与外国在中国的采购规模将逐年提高。

  在国际采购中,有二件事很重要:一是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主要在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城市,在上海目前就有近200多家跨国公司的采购机构。2002年采购中心在中国的采购规模已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将超过500亿美元。2002年沃尔玛采购量120亿美元,戴尔电脑35亿美元,摩托罗拉16亿美元,家乐福3亿美元,西门子5亿欧元,福特10亿美元等等。二是联合国采购,一年约100亿美元,在中国的采购量1999年为2700万美元,2000年为1500万美元,比例极小。在联合国采购司认可的全球5795个供应商中,中国仅有79家。

  居民采购城乡居民的采购规模是与人民生活的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既反映了流通企业的采购量,也反映了居民消费的采购规模。

  居民采购方式主要是到有形市场面对面采购,也有一小部分进入B2C的网上采购。

  组织链接:美国制造商销售代理协会(Manufactur-ers'AgentsNationalAssociation,MANA)该协会成立于1947年,目前拥有5万多家会员,主要由北美和欧洲的制造商和代理商组成。作为大型制造企业的代理商,他们常年在世界范围内采购零配件及相关产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hinaFed-erationofLogistics&Purchasing,CFLP),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社团组织,总部设在北京。她由1980年成立的中国物资经济学会、1984年成立的中国物流研究会、1995年成立的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经多次演变而来,2001年4月更为现名。联合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政府与企业采购事业的发展,推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完成政府委托交办事项。政府授予联合会外事、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项职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亚太物流联盟和国际采购联盟的中国代表,并与许多国家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UNTech-nologicalInformationPromotionSystem,TIPS)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联合国科技发展基金组织(UNFSTD)根据联合国UNFSTDPROJECTINT/83-T01文件,于1985年共同创立的全球性技术、经济、贸易信息系统,旨在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技术转让和经济合作。

  联合国采购司(UNPD-UNProcure-mentDivision),总部设在纽约,负责为联合国总部、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维持和平部队、各区域委员会(如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非洲经济委员会等)、国际法庭、特派团和其他一些负责诸如“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的联合国组织等所进行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采购。

  名词解释:采购--需方为获得货物、技术、信息或服务进行的一种交易活动,在流通活动中属于商流,货物、技术、信息所有权已发生转移与服务的完成意味着采购的完成。

  电子商务---企业利用当代网络和电子技术来从事对外经营和营销活动。

  价值流--代表产品和服务从资源基地到最终消费者整个过程中的价值增值性流动,包括多级供应商对产品和服务的修改、包装,个别定制、服务支援等增值性活动。

  服务流--基于客户需求的物流服务和售后服务系统,即产品和服务在多级供应商、核心企业以及客户之间高速有效的流动以及产品的逆向流动,如退货、维修、回收、产品召回等。

  信息流---建立交易信息平台,保证供应链成员间关于交易资料、库存动态等信息的双向流动。

  资金流---主要是现金流动的速度以及物流资产的利用率。

  采购成本---商品的成本与采购过程中所耗各项费用之和。采购的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与资产回报率,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回笼速度。因此,加强采购的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