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一直是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其主因是古印度总把中国当作太阳升起的地方。而中国称印度为“西天”。由此可见,传统中印之间自古就是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两个极具“大国风范”的国度。
伟大的阿育王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摩耶夫人途经无忧树下生下一个男婴。他刚出生就向东南西北各行七步,每走出一步都会生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个男婴就是释迦牟尼佛。后来,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派遣僧侣四方传播佛教,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因此,我们说佛教的创始当然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的传播,则要归功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他的祖父,就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公元前325年,旃陀罗笈多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留下的一支军队。随后,他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由于他出身在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后来人们把旃陀罗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
阿育王的父亲是帝国的第二代国王宾头沙罗。阿育王只是宾头沙罗王众多王子中的一个。他从小就特别崇敬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喜欢听佛祖如何经过许多肉体和内心的痛苦终于成佛的故事。他对他的兄弟们说:佛教可以教人消灭个人欲望,使人安分守已,这对治理国家很有用处。宾头沙罗王病逝后不久,为了夺取王位,王子和公主们进行了残酷的内战,其中最为激烈的是阿育王和长兄之间的战争。最后,阿育王夺取了王位。
阿育王即位后,开始向外扩张。最大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羯陵伽是孟加拉湾沿岸的一个强国,这个国家不仅在军事上很强大,而且由于海外贸易发达,在经济上也很富庶,这就引起了阿育王的注目。在他举行登极典礼后的第八年开始向羯陵伽大举进犯。最后羯陵伽国被他征服。羯陵伽战争对阿育王影响极大。在战争结束不久,阿育王同佛教高僧优波毯多进行了多次的长谈。最后,在他的感召下,皈依了佛教,成了一名虔诚的教徒。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感到深切的忧虑和悔恨。”后来他又一次向全国的人民宣布:“战鼓的响声”沉寂了,代替它的将是“法的声音”。今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法,从此以后,他将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宣扬佛法的高僧。阿育王希望对亲朋好友要慷慨和友好;对待仆人和贫苦的人要乐善好施;对待动物要仁慈,不能滥杀。他宣布在全国废除斗兽之类的血腥娱乐,不充许用动物做杀生祭礼,在宫庭里对王公大臣们喜欢的狩猎游戏也加以限制。为了弘扬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在阿育王在位的40多年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印度和其它一些国家的历史著作里,他被称为“伟大的阿育王”。就连我国的宁波,还曾有阿育王寺,说明阿育王在中国也是有影响的。
宁波阿育王寺
阿育王是中国佛教的传入者之一,坐落在浙江省宁波辖区的“阿育王寺”就是最好的见证。史料记载:阿育王皈依佛教后,取出王舍城大宝塔阿阇世王分得的佛陀舍利,分成84000份,这些舍利塔因系阿育王下令建造,故称“阿育王塔”,其中中国拥有19座。阿育王寺就是目前国内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
最初对阿育王寺的印象莫过于余秋雨笔下的《千年一叹》,书中的阿育王寺是荒凉、颓败、斜阳草树的破落景象。而宁波阿育王寺确是气宇宏大,古朴庄严,结构完整,寺内殿宇雄伟,金碧辉煌;寺周峰峦叠翠,樟松参天,其中不乏千年古树,还有唐朝鉴真和尚留下的石碑。山光水色衬托着千年古刹,真可堪称梵王之宫。
对着寺门前,是形似笔架的玉几山,她好象是五只凤凰伸向寺院,故有“阿育王是五凤朝阳”之说。寺门上的匾,是赵朴初题的。寺门对联为:“忆故乡两点金焦同斯胜境,到此地一楼风月助我清谈。”寺庙的入口大门看上去很小,但是进去以后的确是别有洞天的感觉。
进得山门,前方是一个较大的长方形的放生池,放生池里鲤鱼拥挤为患。放生池后面是一座天王殿。天王殿前面有香炉,里面有弥勒佛、韦驮及四大天王像。天王殿后面有另一座大的建筑叫大雄宝殿,前面也有香炉,左右各有一株樟树,门上有乾隆题的“觉行俱圆”匾,还有对联曰“五千经藏三宝法论记从白马驮来众生普渡;两浙名山六朝古刹几历红羊劫换绀宇长新。”
印象最深的是五百应真殿,五百应真法象个个栩栩如生,让人难忘。应真,就是阿罗汉之旧译,在挨挨挤挤的罗汉间穿梭,当专心地看前方的罗汉时,背后的罗汉正看着我!回眸的那一瞬,我的心一颤!这是世间的法则!大殿中姿态各异的诸大罗汉的神采、神态、神韵、身材、身形、身姿。全不一样。从他们的外表形象看,有中土形象的、也有天竺形象的;从他们的身份上看,有老叟、童子、和尚、居士;从他们的身形上看,有的站着、坐着、盘腿、哈腰、耸肩;这让我充分地体会到“佛”无处不在的道理。感悟到,生活中真的不要小看你身边的任何人,不要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也许你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地罗汉呢,只不过是我们不能慧眼识金罢了。
其中有个罗汉名叫“天目罗汉”。相传他却是个瞎子,什么都看不到,他以前在佛讲经的时候非常的懒惰,总是瞌睡,如来呵斥以后痛哭流涕,奋发精进,因为过于用功导致双目失明了。佛祖怜悯他的这片真心,于是教他修天目,使得这个阿罗汉证了天目通,成为天目第一。这个故事也震撼了我,突然想起王永庆说过一句话:“一勤天下无难事”。可见“懒惰”是要不得的。
“阿育王”需要创新
去阿育王寺大多是来参观佛祖的真身舍利的。曾经有这样传言:“不同根气的人,会看到不同颜色的舍利。”大多的人看到的舍利子是黑色的,也有一部分人能看到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甚至有人看到很多颗连在一起,但有个别人是怎么看也看不到……”一句禅语道:“你看到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红就是红、黑就是黑、绿就是绿、蓝就是蓝。总之,无论看到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都是吉祥!”
因此专家们有一种见解认为:阿育王寺还是要做舍利的文章。这是很不得了的,这是佛祖的头盖骨啊,所有思想都是从这里出来的。但是,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是否可将地方的禅宗文化融入其间,做相应开掘设计,而不仅仅需要注意佛指舍利。但另一种见解认为,该区域还是应当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同时带动旅游休闲。针对该区域的“文化休闲”之开发定位,有不同意见指出,阿育王寺文化旅游区应当注重禅佛养性而不是文化休闲。
还有专家提出“用品牌提升价值”的思路。应该关注品牌形象的设计与运作,注意提炼舍利等作为题材内涵的人文精神。如何概括阿育王寺的主题?有发言指出,育王文化主题是“仁爱、正义、博纳”。策划文本对该区域的形象定位是“育王圣地世尊舍利”,总之大家的共识是,必须处理好历史与创新的关系。笔者的观点与上面专家的有所不同。不是从舍利的角度出发,也不是从旅游的角度,而是从“创业”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阿育王”如何在新时代中国之“佛光普照”!
当我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一个“阿育王组织”的时候非常激动和兴奋。在我看来,关注于社会性创投将成为全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这是任何当地政权也不可阻止的,并相信随着各种社会性创投力量的大量涌现,我们就更加需要完善相应的机制,来促进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平衡。
据我所知:比尔创办的阿育王组织(Ashoka)做的很不错。他们在世界范围寻找社会企业家,为他们所选定的人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并且帮助他们与更多的人建立联系,使他们的想法得以推广并获得长期支持。Ashoka的运作方式类似于风险投资公司,它精心地安排投资,力图从中得到高回报,但它要求的收益不是利润,而是教育、环保、农业、扶贫、公民权、医疗、残障照顾、面临危险的儿童照顾等公益事业的发展。从1980年成立到现在,Ashoka已经通过160名工作人员掌控着全球的社会企业家的培育体系,对60多个国家的1800多名社会企业家实现了4000万美元的资助。但是至今“阿育王”还没有落地中国。
在Ashoka团队里也极少有中国员工,胡馨是其中一个,她现在是分属Ashoka的YouthVenture负责人,给青少年提供基金,培育“创业少年”。Ashoka在华盛顿特区负责筹办中国项目的负责人克里斯·达姆(ChrisDumm)说他们一直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可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另外由于阿育王组织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够,在中国也还没有专门的办事机构,也很大程度影响了Ashoka在中国寻找和支持社会企业家的进度。达姆说,这个“公民社会组织”要让每一笔经费物尽其用,不过这并不影响其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