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统一是人类的前途和新生。人类若不归于灭亡,便要走向新生。
(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世界统一由一种模糊的远景,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清晰的近景和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三)世界可否统一和何时统一,决定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的发展情况。
(四)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活动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因而,各国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协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这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发展对各国相互协调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市场越来越表现为全球的市场,因而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全球的竞争。竞争的全球化发展,不可避免的使资本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日益深刻。因为矛盾的加深加剧,各国之间相互协调的基础就越来越弱。所以,形式上有时会表现为某些国家之间因结成某种联盟而增加了协调,但是这种协调的实质不过是结盟国家利用盟国之间的协调来与联盟外国家进行斗争。所以,对于全球协调来说,这种局部性质的协调增加,不是全球协调增加的表现,而是全球协调减少的表现。某些地区性国家组织(譬如北约、欧盟、东盟等)作用的加强,所伴随着的正是联合国(全球性组织)作用的减弱,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协调日趋恶化的最好注释。所以,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对全球协调的要求越来越强,一方面则是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不协调。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矛盾产生及发展的主要基础。
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矛盾有以下几种:
一发达国家内的矛盾
(五)发达国家大都以比较完备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调节社会阶级矛盾的工具,从而保证其社会阶级关系的相对和谐。但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主要依靠于政府对企业的重税。也就是主要依靠于资本阶级向政府交纳的高额税金,亦即依靠于资本阶级对劳动阶级的阶级让步。
(六)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发展,必然地导致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可逆转的逐步的破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发达国家的资本家可以理所当然的将企业转移到低税金的发展中国家,以逃避国内的重税。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必然会因为国内税收的减少而受到冲击和破坏。
(七)与此同步,由于一部分企业转移到低税金的发展中国家,必然导致国内失业率的上升。而失业率的上升又标志着待雇佣人员的增加,待雇佣人员的增加又意味着资本家雇佣员工时会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因而可以用较低的报酬雇到员工。这样,整个被雇佣阶级的工资待遇就会不断恶化,而且经常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八)所以,一方面是整个被雇佣阶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方面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渐遭到破坏,而使包括失业人员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必然的基本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必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并进而导致激烈的暴力的阶级斗争。2005年,法国巴黎发生的所谓“骚乱”,实质上就是这样形成的。可以断言,巴黎的“骚乱”只是整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新一轮激烈的阶级斗争开始的标志和信号。因此,发达国家内的阶级斗争风暴已经不可避免,它的出现会因为国际斗争形势的变化而有方式和时间上的复杂变化。但是,种子既已经生长,趋势必不可改变。
二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
(九)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所以,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经济运行,主要体现为:1、发达国家的大量产品涌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并力图逐步垄断其市场;2、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污染企业以及企图逃避重税的企业,大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3、发展中国家只有在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或某些高技术产品的组成原件等有限的产品领域,才占有优势,才可能较大规模的进入发达国家。
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际情况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深入地成为发达国家的产品市场、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和倾倒工业废品的垃圾场。所以,这种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一种“单向度的经济全球化”,它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
(十)经济全球化亦即发达国家的经济扩张。这种扩张,在全球资源整合的名义下,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庸,其国民经济体系越来越变得畸形和脆弱,越来越离不开发达国家的“帮助”。于是,在发达国家力度越来越大的“帮助”下,整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糟糕,国际社会中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南北差距越拉越大。这就是目前的现实。
(十一)由于发达国家产品的大量涌入,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较高、价格较高而质量较低的产品迅速失去市场。许多企图打入国际市场去与发达国家的企业一争高下的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在其国门之内就被大量涌进来的外国产品挤垮了。(发展中国家形成拥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集团”的数量和质量均是极低的)。
(十二)不仅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涌入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也纷纷把公司、厂矿开到了发展中国家。这样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就逐渐被发达国家所掌握了。
(十三)发展中国家民族产业的破产以及被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失业。而失业人员中只有一少部分是可以被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雇佣的——因为发达国家企业所需的员工远远少于民族产业所需的员工。这样,发展中国家失业的增加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十四)失业的增加,同样也带来整个被雇佣阶级工资待遇的下降。
(十五)发展中国家一般都缺乏比较完备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失业人员和被雇佣阶级的生存环境只能比发达国家成倍地糟糕。这样,发展中国家的阶级矛盾就比发达国家更趋激化,自发的暴力了阶级斗争就比发达国家更容易发生。所以,席卷整个发展中国家的阶级斗争风暴,也将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缓和其国内阶级矛盾的经济力量,而比发达国家提前发生。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十六)当前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这种扩张的初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某些表面上的繁荣。但是随着其发展和深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便逐步地被发达国家掌握。所以,这种扩张的实质同时又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兼并,是新的殖民主义行为,而且是更加不负责任的竭泽而渔的殖民主义行为,是用美丽言辞包裹起来的海盗式的殖民掠夺。这是当前国际社会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的真正根源。
(十七)因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十八)当前,战乱不息的中东局势,正是这种矛盾发展的结果。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战争、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等等,就其实质而言都是发达国家欺压掠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反抗这种欺压掠夺的战争,是基于争夺和控制中东能源重地的战争。
(十九)这样的战争,今后只会多起来,而不是少下去。发动战争的理由会越趋多样,但是不管有多少种包裹战争本来面目的谎言,都只会使战争的真实性质和后果,越来越真实清楚。
(二十)当前全世界日趋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也是这种矛盾的外在表现。是发展中国家反抗发达国家军事入侵、经济掠夺的一种不对称战争行为。这种行为在形式上是过激的和不合理的,但是究其所发生的根源,却可发现其包含有一定的合理的内核。
(二十一)总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的深化,正在全球范围内不可逆转的向前发展。
四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十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意味着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围绕市场和资源的争夺战的发展。
(二十三)冷战结束以来,以美苏两霸(两极)相互对抗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旧秩序被打破。政治多极化风潮乘时而起。
(二十四)政治多极化,本质上是以美国单极独霸为对立面的。
(二十五)政治多极化,本质上是一种“多霸主”的国际新秩序蓝图。它是列强各国反对美国单极霸主体系的行为纲领。因而,也可以说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列强“争霸”的产物。
所以,发展中国家并不在“多极”之列,多极只是列强的“多极”。
(二十六)政治多极化的出现。以中国先秦历史来比拟,便是:春秋五霸时代结束,而战国争雄时代到来。
(二十七)美国企图保持其超级大国的单极霸主地位,而其它列强国家则企图以确立各自的局部霸权,来否定美国的全球霸权。所以,政治多极化本身又是一个充满斗争的过程。
(二十八)围绕政治多极化的斗争,本质上是列强之间经济斗争的反映,同时又是服务于列强之间的经济斗争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西与德法俄的分歧,正是其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产物。
(二十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达国家围绕市场、资源所进行的争夺,必然会发展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这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三十)自上世纪美苏冷战以来,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大国之间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因此,冷战以来规模较大的战争,基本上都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战争,或者是大国之间的代理战争(即由小国代表大国所进行的战争)。
(三十一)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毛泽东选集》第155页)。
“战争是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的最高形式”(同上,第166页)。
(三十二)所以,战争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矛盾不可调和是“因”,发生战争是“果”。
(三十三)所以,冷战以来,大国之间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本质原因——是大国之间的矛盾尚存在一定的调和的空间。而惧怕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只是表层的原因。
(三十四)所以,在矛盾真正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不会成为爆发战争的障碍。
(三十五)当前关于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的宣传,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假想推理。
通常所谓“现存核武器即可毁灭地球若干次”的说法——首先,是以一个原子弹(或氢弹)爆炸所及有多少平方公里为基础数据;其次,是根据有核国家共有原子武器的总量,推断所有原子武器爆炸所及总共可达多少平方公里;再次,是以所得总数据与地球的总面积相比,看所有原子武器爆炸所及(若干平方公里)达到了地球总面积的多少倍;最后,即据此断定现存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多少次。——所以,这无疑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导,无疑会与现实有相当的距离。——所以,这无疑是一种被夸大了的“威胁”(这种夸大是某些国家核讹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无疑,这种被夸大了的威胁,在大国矛盾真正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成为爆发战争的障碍。
五诸矛盾的相互影响
(三十六)以上诸矛盾(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的。——因而是互动的和联动的发展。
(三十七)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发达国家之间所争夺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资源的控制权。同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资源的控制,也是在相互争夺中确立和存在的。
(三十八)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夺越激烈,发达国家对各自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就会越深入。——因为争夺越激烈,控制新的区域和领域的难度就越大。而控制新区域新领域的难度的增加,就会迫使发达国家采取一切措施增加自己在已控制区域和领域的收入,并用这些增加的收入来加强其争夺新区域和新领域的力量。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夺越激烈、矛盾越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斗争也会越激烈、矛盾也会越加深。反过来,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对控制者的反对的加剧,也会迫使发达国家更加去争夺新的区域和领域,因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又会因此进一步的加深。
(三十九)发达国家越要在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自己的收入,就越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的力度,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损害就会越大。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损害越大,其国内情况就越糟糕,国内阶级矛盾就会越严重。反过来,发展中国家国内阶级矛盾越严重,也会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变得越加复杂和深刻。
(四十)发达国家之间矛盾的加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的加深,都会使发达国家向国外获取利润的空间受到限制。因而,“困于外者必返之于内”——失去于国外的利润部分,必然会从国内补足,必然会用加强国内剥削和减少国内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费用的办法来进行弥补。所以,国内的阶级矛盾就会不可避免的加剧。同样,国内矛盾的加剧,也会迫使发达国家加大其对外斗争的力度。因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都会因此更加严重。
(四十一)所以,综言之,——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几种矛盾都会在相互影响、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中,获得加倍的发展。
(四十二)所以,
①发达国家内的革命风暴和发展中国家内的革命风暴都将不可避免,而且必将提前爆发(另外,流行于当前世界的“腐败潮”也必将起促进的作用)。
②发达国家以强凌弱、发展中国家以暴抗暴的战争必将进一步增多、升级和发展。
③发达国家之间(特别是军事大国之间)的战争必将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爆发。而且一定会比人们所能想象的爆发时间更早。
六结论
(四十三)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发展和激化,都深深的根植于——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协调的要求越来越强,而各国实际上的经济活动却越来越不协调——这一基础性矛盾之上。
(四十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经济发展要求”与“各国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就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矛盾。因为各国在经济活动中的越来越不协调,正是政治多极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四十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历史。当经济基础发展到封建经济的时代时,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就不能长时间继续存在。而当经济基础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的时代时,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就必然取代封建制的上层建筑。所以,当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什么样的变革要求时,上层建筑就必然按照这个要求发生变革。——这是历史的实际,也是历史的规律。
(四十六)经济全球化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政治多极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四十七)政治多极化,不是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四十八)经济全球化,要求作为全球生产要素的各国各地区之间有越来越密切的配合和协作。因而,也要求各国在处理相互间经济关系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局,而不是以一国的“私利”破坏全球经济发展的“公利”。惟其如此,方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十九)所以——经济全球化,要求具有全球协调职能的“政府组织”保证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全球化,要求具有全球“一体化”职能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全球的政治统一。
(五十)所以——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诸矛盾发展的结果,必然使多个民族国家分裂割据的世界归于一统。广泛发生于发达国家内和发展中国家内的革命风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战争,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战争,最终都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世界统一。
(五十一)所以——革命必然爆发、战争必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世界必然统一。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科学的真理。任谁也无力阻挡。
(五十二)所以,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和平所以重要,是因为缺乏和平;战争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用战争消灭战争,才能争得人类永久之和平,才能争得世界的统一和人类的新生。
(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世界统一由一种模糊的远景,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清晰的近景和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三)世界可否统一和何时统一,决定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的发展情况。
(四)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活动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因而,各国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协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这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发展对各国相互协调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市场越来越表现为全球的市场,因而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全球的竞争。竞争的全球化发展,不可避免的使资本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日益深刻。因为矛盾的加深加剧,各国之间相互协调的基础就越来越弱。所以,形式上有时会表现为某些国家之间因结成某种联盟而增加了协调,但是这种协调的实质不过是结盟国家利用盟国之间的协调来与联盟外国家进行斗争。所以,对于全球协调来说,这种局部性质的协调增加,不是全球协调增加的表现,而是全球协调减少的表现。某些地区性国家组织(譬如北约、欧盟、东盟等)作用的加强,所伴随着的正是联合国(全球性组织)作用的减弱,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球协调日趋恶化的最好注释。所以,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对全球协调的要求越来越强,一方面则是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不协调。这就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矛盾产生及发展的主要基础。
具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矛盾有以下几种:
一发达国家内的矛盾
(五)发达国家大都以比较完备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调节社会阶级矛盾的工具,从而保证其社会阶级关系的相对和谐。但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主要依靠于政府对企业的重税。也就是主要依靠于资本阶级向政府交纳的高额税金,亦即依靠于资本阶级对劳动阶级的阶级让步。
(六)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发展,必然地导致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可逆转的逐步的破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发达国家的资本家可以理所当然的将企业转移到低税金的发展中国家,以逃避国内的重税。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必然会因为国内税收的减少而受到冲击和破坏。
(七)与此同步,由于一部分企业转移到低税金的发展中国家,必然导致国内失业率的上升。而失业率的上升又标志着待雇佣人员的增加,待雇佣人员的增加又意味着资本家雇佣员工时会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因而可以用较低的报酬雇到员工。这样,整个被雇佣阶级的工资待遇就会不断恶化,而且经常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八)所以,一方面是整个被雇佣阶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方面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渐遭到破坏,而使包括失业人员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必然的基本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必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并进而导致激烈的暴力的阶级斗争。2005年,法国巴黎发生的所谓“骚乱”,实质上就是这样形成的。可以断言,巴黎的“骚乱”只是整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新一轮激烈的阶级斗争开始的标志和信号。因此,发达国家内的阶级斗争风暴已经不可避免,它的出现会因为国际斗争形势的变化而有方式和时间上的复杂变化。但是,种子既已经生长,趋势必不可改变。
二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
(九)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所以,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经济运行,主要体现为:1、发达国家的大量产品涌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并力图逐步垄断其市场;2、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污染企业以及企图逃避重税的企业,大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3、发展中国家只有在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或某些高技术产品的组成原件等有限的产品领域,才占有优势,才可能较大规模的进入发达国家。
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际情况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深入地成为发达国家的产品市场、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和倾倒工业废品的垃圾场。所以,这种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一种“单向度的经济全球化”,它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
(十)经济全球化亦即发达国家的经济扩张。这种扩张,在全球资源整合的名义下,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庸,其国民经济体系越来越变得畸形和脆弱,越来越离不开发达国家的“帮助”。于是,在发达国家力度越来越大的“帮助”下,整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糟糕,国际社会中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南北差距越拉越大。这就是目前的现实。
(十一)由于发达国家产品的大量涌入,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成本较高、价格较高而质量较低的产品迅速失去市场。许多企图打入国际市场去与发达国家的企业一争高下的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在其国门之内就被大量涌进来的外国产品挤垮了。(发展中国家形成拥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集团”的数量和质量均是极低的)。
(十二)不仅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涌入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也纷纷把公司、厂矿开到了发展中国家。这样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就逐渐被发达国家所掌握了。
(十三)发展中国家民族产业的破产以及被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失业。而失业人员中只有一少部分是可以被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雇佣的——因为发达国家企业所需的员工远远少于民族产业所需的员工。这样,发展中国家失业的增加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十四)失业的增加,同样也带来整个被雇佣阶级工资待遇的下降。
(十五)发展中国家一般都缺乏比较完备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失业人员和被雇佣阶级的生存环境只能比发达国家成倍地糟糕。这样,发展中国家的阶级矛盾就比发达国家更趋激化,自发的暴力了阶级斗争就比发达国家更容易发生。所以,席卷整个发展中国家的阶级斗争风暴,也将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缓和其国内阶级矛盾的经济力量,而比发达国家提前发生。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十六)当前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别称。这种扩张的初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某些表面上的繁荣。但是随着其发展和深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便逐步地被发达国家掌握。所以,这种扩张的实质同时又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兼并,是新的殖民主义行为,而且是更加不负责任的竭泽而渔的殖民主义行为,是用美丽言辞包裹起来的海盗式的殖民掠夺。这是当前国际社会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的真正根源。
(十七)因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十八)当前,战乱不息的中东局势,正是这种矛盾发展的结果。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战争、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等等,就其实质而言都是发达国家欺压掠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反抗这种欺压掠夺的战争,是基于争夺和控制中东能源重地的战争。
(十九)这样的战争,今后只会多起来,而不是少下去。发动战争的理由会越趋多样,但是不管有多少种包裹战争本来面目的谎言,都只会使战争的真实性质和后果,越来越真实清楚。
(二十)当前全世界日趋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也是这种矛盾的外在表现。是发展中国家反抗发达国家军事入侵、经济掠夺的一种不对称战争行为。这种行为在形式上是过激的和不合理的,但是究其所发生的根源,却可发现其包含有一定的合理的内核。
(二十一)总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的深化,正在全球范围内不可逆转的向前发展。
四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十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意味着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围绕市场和资源的争夺战的发展。
(二十三)冷战结束以来,以美苏两霸(两极)相互对抗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旧秩序被打破。政治多极化风潮乘时而起。
(二十四)政治多极化,本质上是以美国单极独霸为对立面的。
(二十五)政治多极化,本质上是一种“多霸主”的国际新秩序蓝图。它是列强各国反对美国单极霸主体系的行为纲领。因而,也可以说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列强“争霸”的产物。
所以,发展中国家并不在“多极”之列,多极只是列强的“多极”。
(二十六)政治多极化的出现。以中国先秦历史来比拟,便是:春秋五霸时代结束,而战国争雄时代到来。
(二十七)美国企图保持其超级大国的单极霸主地位,而其它列强国家则企图以确立各自的局部霸权,来否定美国的全球霸权。所以,政治多极化本身又是一个充满斗争的过程。
(二十八)围绕政治多极化的斗争,本质上是列强之间经济斗争的反映,同时又是服务于列强之间的经济斗争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西与德法俄的分歧,正是其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产物。
(二十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达国家围绕市场、资源所进行的争夺,必然会发展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这是绝对不可避免的。
(三十)自上世纪美苏冷战以来,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大国之间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因此,冷战以来规模较大的战争,基本上都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战争,或者是大国之间的代理战争(即由小国代表大国所进行的战争)。
(三十一)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毛泽东选集》第155页)。
“战争是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的最高形式”(同上,第166页)。
(三十二)所以,战争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矛盾不可调和是“因”,发生战争是“果”。
(三十三)所以,冷战以来,大国之间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本质原因——是大国之间的矛盾尚存在一定的调和的空间。而惧怕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只是表层的原因。
(三十四)所以,在矛盾真正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不会成为爆发战争的障碍。
(三十五)当前关于核战争对人类的毁灭性威胁的宣传,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假想推理。
通常所谓“现存核武器即可毁灭地球若干次”的说法——首先,是以一个原子弹(或氢弹)爆炸所及有多少平方公里为基础数据;其次,是根据有核国家共有原子武器的总量,推断所有原子武器爆炸所及总共可达多少平方公里;再次,是以所得总数据与地球的总面积相比,看所有原子武器爆炸所及(若干平方公里)达到了地球总面积的多少倍;最后,即据此断定现存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多少次。——所以,这无疑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导,无疑会与现实有相当的距离。——所以,这无疑是一种被夸大了的“威胁”(这种夸大是某些国家核讹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无疑,这种被夸大了的威胁,在大国矛盾真正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成为爆发战争的障碍。
五诸矛盾的相互影响
(三十六)以上诸矛盾(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的。——因而是互动的和联动的发展。
(三十七)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发达国家之间所争夺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资源的控制权。同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资源的控制,也是在相互争夺中确立和存在的。
(三十八)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夺越激烈,发达国家对各自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就会越深入。——因为争夺越激烈,控制新的区域和领域的难度就越大。而控制新区域新领域的难度的增加,就会迫使发达国家采取一切措施增加自己在已控制区域和领域的收入,并用这些增加的收入来加强其争夺新区域和新领域的力量。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争夺越激烈、矛盾越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斗争也会越激烈、矛盾也会越加深。反过来,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对控制者的反对的加剧,也会迫使发达国家更加去争夺新的区域和领域,因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又会因此进一步的加深。
(三十九)发达国家越要在已控制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自己的收入,就越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的力度,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损害就会越大。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损害越大,其国内情况就越糟糕,国内阶级矛盾就会越严重。反过来,发展中国家国内阶级矛盾越严重,也会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变得越加复杂和深刻。
(四十)发达国家之间矛盾的加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的加深,都会使发达国家向国外获取利润的空间受到限制。因而,“困于外者必返之于内”——失去于国外的利润部分,必然会从国内补足,必然会用加强国内剥削和减少国内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费用的办法来进行弥补。所以,国内的阶级矛盾就会不可避免的加剧。同样,国内矛盾的加剧,也会迫使发达国家加大其对外斗争的力度。因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都会因此更加严重。
(四十一)所以,综言之,——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几种矛盾都会在相互影响、相互刺激和相互推动中,获得加倍的发展。
(四十二)所以,
①发达国家内的革命风暴和发展中国家内的革命风暴都将不可避免,而且必将提前爆发(另外,流行于当前世界的“腐败潮”也必将起促进的作用)。
②发达国家以强凌弱、发展中国家以暴抗暴的战争必将进一步增多、升级和发展。
③发达国家之间(特别是军事大国之间)的战争必将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爆发。而且一定会比人们所能想象的爆发时间更早。
六结论
(四十三)发达国家内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发展和激化,都深深的根植于——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协调的要求越来越强,而各国实际上的经济活动却越来越不协调——这一基础性矛盾之上。
(四十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经济发展要求”与“各国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也就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矛盾。因为各国在经济活动中的越来越不协调,正是政治多极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四十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历史。当经济基础发展到封建经济的时代时,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就不能长时间继续存在。而当经济基础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的时代时,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就必然取代封建制的上层建筑。所以,当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什么样的变革要求时,上层建筑就必然按照这个要求发生变革。——这是历史的实际,也是历史的规律。
(四十六)经济全球化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政治多极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四十七)政治多极化,不是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四十八)经济全球化,要求作为全球生产要素的各国各地区之间有越来越密切的配合和协作。因而,也要求各国在处理相互间经济关系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局,而不是以一国的“私利”破坏全球经济发展的“公利”。惟其如此,方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十九)所以——经济全球化,要求具有全球协调职能的“政府组织”保证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全球化,要求具有全球“一体化”职能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全球的政治统一。
(五十)所以——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诸矛盾发展的结果,必然使多个民族国家分裂割据的世界归于一统。广泛发生于发达国家内和发展中国家内的革命风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战争,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战争,最终都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世界统一。
(五十一)所以——革命必然爆发、战争必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世界必然统一。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科学的真理。任谁也无力阻挡。
(五十二)所以,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和平所以重要,是因为缺乏和平;战争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用战争消灭战争,才能争得人类永久之和平,才能争得世界的统一和人类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