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通胀率创16年最高点


  欧盟统计局16日宣布,欧洲3月份通胀率达到3.6%,创近16年来新高,超过了2月的3.3%。市场先前预期为3.5%。受这一消息刺激,欧元兑美元汇价昨日盘中应声创出新高,一举突破1.59,并直逼1.60整数关。

  分析人士指出,通胀压力持续增大,也进一步证明欧洲央行迟迟不愿跟随美国减息的决策是明智的。并且,最新的报告也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于欧洲央行在年内减息的预期。

  根据《上海证券报》新闻报道,报告显示,3月份通胀上升主要因为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3月份,欧洲的食品价格涨幅达到6.2%,为有统计以来最高水平。同时,能源价格涨幅则高达11.2%,为2006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

  在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3月份的通胀率升至3.3%,远高于前一月的2.9%。法国的通胀率也达到12年来最高水平。

  欧央行总裁特里谢本周再次表示,当前最重要的还是“维持物价稳定”。他表示,维持物价稳定对确保央行信誉的重要性无可取代。尽管从欧元推出以来有诸多动荡,但通胀预期仍很稳定。本月欧洲央行维持利率在4%不变,即是考虑到通胀加速的风险。

  荷兰国际集团的经济学家马丁表示,从最新的报告看,通胀仍会是当局的首要考虑,因此短期内不大可能有降息空间,反而可能考虑恢复加息。受此预期推动,他预计欧元对美元短期内可能突破1.60。

  在上述报告出台后,欧元汇价大幅飙升。周三纽约汇市欧元兑美元触及历史新高,距1.60美元仅有一步之遥。此前公布的美国通货膨胀数据相对良好,但暗示美联储在不激发通货膨胀问题的前提下还有减息的空间。

  但与此同时,油价上涨推动欧元区整体通货膨胀水平上升,令欧洲央行无法放手减息,欧元因此而走强。但油价的因素在美国核心CPI数据中却并没有体现,因此美联储减息遇到的阻力倒没有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