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尊敬的人


历史尊敬的人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读书扎记

书像人。

人生在世,接触的人无数。邻居、同窗、同事、同志、同路……,有的人接触过一次就懒得再见;有的人则是一见如故。他对你有种吸引力,使你师之、友之,见了之后还想再见。俄罗斯的普列汉诺夫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一书,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睿智的老朋友;过一段日子,就想见一面,听听他的高见。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实际上只是一本小册子。我拥有的那本是三联书店1965年第二版、19739月第四次印刷的,大32开本。薄薄的,连注释、索引共52页,正文仅40页。满打满算,也不到3万字。和那些动辄数十万字(如考茨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译成中文洋洋洒洒竟有150万字之多)的著作相比,篇幅是够短的了。但它观点鞭劈入里。称得上是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一篇杰作。古人云一瓢水可知大海味,《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这本小册子就是洋溢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海域“海滋海味”的一瓢水。

  

个人往往会影响一个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历来是人们饶有兴趣的话题,也是人类的良知一直在努力探索、竭力揭示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光明战胜黑暗的过程。“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一方面的真理在何方?普列汉诺夫在他42
岁时,经过认真地研究,以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思想家的锐气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简明扼要地向世人指出,这个真理蕴藏在社会需要中。意识不到社会需要,违背社会需要,再伟大、再杰出的人物也终究会被社会被历史所抛弃。

拿破仑只有在他代表着变革旧的上层建筑的社会需要,努力砸碎封建专制制度的时候,他才是强有力的,他才能在欧洲大陆叱咤风云、席卷千军;而当他忽视了社会需要、一味穷兵黷武的时候,那么,只要几天的功夫(滑铁卢一役)就可使他的力量烟消云散,无可救药地被流放到数千里外的
圣赫勒那岛上去了。因此普列汉诺夫在该书中指出,一个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的个人特点使伟大的历史事变具有个别的外貌,而因为他所具备的特点,使他自己最能为当时在一般的和特殊的原因影响下所发生的伟大社会需要服务;是因为他的见识比别人的远一些,他的愿望要比别人的强烈些

  推动人类历史前进上的伟大人物,无不是在自己所处的具体的客观环境里,意识到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的社会需要;当仁不让地担负起满足这些社会需要的发起责任;并把满足这种社会需要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来加以解决。

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地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健康的基本特征。我认为普列汉诺夫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一书中社会需要这个概念,准确地说,应该理解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社会需要的力量无比。有史以来,社会要前进、人类要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如长江之水向东流,浩浩荡荡,势不可当,顺之者昌,逆之者衰!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发展需要的风云能够也必然会造就英雄。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俯拾即是:

19世纪中叶的林肯,意识到奴隶制阻碍着北美大陆社会的发展。废除奴隶制的社会需要把他,一个从石匠上升到伊利诺斯州参议员的平民,一个缺乏智慧的光辉、缺乏特殊的性格力量、地位并不十分重要的人、一个善良的常人送上美国总统的位置。林肯主张维护联邦统一。1861年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脱离联邦,南北战争爆发。林肯先是竭力设法与南方同盟妥协,遭拒绝后,采取革命措施,颁布《份地法》发表《解放宣言》,从社会基础上彻底瓦解了南方奴隶主的顽抗。

  

社会发展需要时,只要你具备条件,那怕你躲到床底下,社会也会把你找到拉出来。辛亥革命中的黎元洪不就是如此?武昌起义爆发后,身为清王朝新编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的黎元洪,藏在幕友刘文吉家中。因革命党领袖均不在武汉,起义的革命党人缺乏经验和自信,硬是从床底将他逼出来,强迫其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

  个人能力都有局限,别说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就是把社会发展需要指明出来,也决非易事。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被白人种族主义政权监禁迫害了27年。他当选南非总统后,面对国内黑人把白人扔进大海的舆,他发出了把枪支扔进大海的呼吁!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向世人指出,当代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是和平发展。临终之前还一再告诫全党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就是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出21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黑格尔的《法哲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时代的伟大人物是这样一种人,他能用言辞把他的时代的意志表达出来,他告诉他的时代什么是那时代的意志,而且能去完成它。他所做的是他的时代的精髓与核心,他使他的时代现实化了。林肯这样做了,曼德拉这样做了,邓小平也做到了,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如今也做到了。

  这不仅要有识,而且要有胆。弄得不好,轻则遭传统观念、习惯势力的压制和阻挠;重则会遭到残酷的人身迫害,马寅初、彭德怀的遭遇已是世人皆知。

  但是,历史尊敬的是指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促进社发展的人,而不是违背社会发展需要、漠视社会发展需要的人。邓小平、林肯、曼德拉,还有著述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普列汉诺夫,自然会名垂青史,经常被后人所怀念。□

19953月董店。

 

   

笔名秋浦河粘贴在人民网,被收入“网友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