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十步斋思绪之六
刘湘如
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生活,因为我们生活在生活中。
生活对于人的最高要求是感悟。
一个普通的傍晚,我在附近的小河边散步,我看见一个年迈的老者在河边钓鱼,他平心静气地观察水面动静的神色,使我十分感动,许久许久,他终于钓上了一条鱼,当我正在为他的收获喜不自胜时,他却小心翼翼地从钓钩上把鱼放下来,又漫不经心把鱼放回了水内,我呆呆看着他的动作,见他一次次循环往复,好不容易把鱼钓上来,又漫不经心把鱼放回水里,他这种做法使我怀疑他实在是因为无所事事打发光阴而致,我和他攀谈时,老人却笑着说他在修炼自己的心性,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状态。
我沉思,第一次为生活的意义叩问自己周围的世界。
生活是什么?是争权夺利,绞尽脑汁,疲于奔命?抑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失去本来的心性,变的浮躁不安,或者是泛滥的欲望,不择手段的猎取?可以肯定的说,这些也是生活,但它不是生活的本质,更不是所有人的生活。在我每天上班的路上,我都会碰见一个收购废旧报纸的中年人,拉着班车在我们的小院转来转去,因为我们这儿不是文化单位,而且看书读报的人本来就不多,所以他的板车通常是空空的来,空空的去。有的时候他会收到一些硬纸盒什么的,便有一些满意的笑容浮在脸上。贫穷使许多人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笑容,却未使这个中年人改变自己的状态,风里雨里,日出日落,他过着如此简单的潦倒的生活,他难道不想获取更加美好的生活么?
然而这也是生活。大街上赶去上班的人是生活,匆匆过去跟客户签定亿万合同的人是生活,拎着菜篮子上集买菜的人是生活,怀抱孩子行乞的人是生活,坐在阳台上晒太阳的老太婆是生活,妻子搂着女儿傻笑的一刻是生活。生活无处不在,无形不有,无态不是,唯一不幸的是给予自己灵魂的羁押,那其实不叫生活,而是束茧自缚。
古代的赵州和尚是个很智慧的人,有个读书人屡试不中,红尘绝望,去拜他为师,欲行皈依。赵州不理他,只站在一棵树前,对着栓在树上的一头牛发笑,这头牛想去吃草,但它不能脱身,只能围着那棵树打转转,读书人在那里看了好久不明白,就向赵州请教,赵州问他,你为何来我这里,来人答:学佛呀,赵州就问学佛为何?来人又答为了将来做高僧。赵州说你带着有为之心而来,不过说明四个字:绳索未断。老牛因绳索所牵,不能随其所心,急得团团转,人们为了实现欲望心计用尽,世事万物莫不如此,绞尽脑汁,都为欲望所牵。读书人听罢此言,深深地对着长空叹了一口气。
此事过去了大约上千年,一个香港的亿万富翁站在24层高楼上夜不能寐,他看见楼下街旮旯有个人打着赤膊躺在板车上呼呼入睡,他心理很不平,他想我有这么多钱居然不如那个穷光蛋?他的秘书告诉他说,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睡不着,你只要给他送去10万美金,包他再也睡不着了。老板果然让秘书给他送去了钱,穷汉一见得这么多钱,真的再也无法睡着了。
生活的状态就是这样,当你拥有了,你也就彻底的失去了。
生活就是行云流水,就是自然质朴,就是一天一天快乐的活下去,就是吃好饭睡好觉的真谛。这是哲者对我们的馈赠,否则,你还会有什么新发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