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仅仅是文静道歉?


为什么道歉的仅仅是文静?

 

央视国际网站昨日刊登了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主持人文静就节目当中打哈欠一事向广大观众和网民致歉的致歉信(20日华西都市报)。

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疏忽懈怠”,  文静表示“非常难过,并深深地自责”,觉得“出现这样的失误实属不该”,我们能够感受到,作为央视大牌主持,她的道歉是非常诚恳的。

近期央视频频曝了诸如“口误事件”、“补妆事件”的“技术性”差错,人们对主持人素质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可谓此伏彼起,近日再次发生“哈欠门事件”,观众觉得难以原谅甚至感到愤怒也就不难理解。

不过,让文静出面道歉或担责,虽或可一时平息“众怒”,却显得有失公允。因为这次文静的“出错”不仅不是由于她的素质不过硬,不是由于她自己的“技术”原因,相反地,从某种程度上说正体现出她高度的敬业精神。

为了播报这档新闻,凌晨三点就要到台里备播;为怕耽误节目,枕头要放五六个闹钟。可见其工作强度有多大,也不难想象我们的主播有多疲惫。人一旦困倦到某种程度,打哈欠这样的生理行为并不是理性所能克制住的,这是一种生活常识;而面对全国乃至全球亿万观众,如果不是情非得已,文静愿意出这样的“洋相”么?因此,文静因为工作犯困才打哈欠,却还要为此道歉,于情于理显然都是说不过去的。

无论是对于央视还是对于主持人来说,节目出现失误都是个非常遗憾和尴尬的事。既然《朝闻天下》主播如此辛苦,那为什么不能采取灵活的作息时间,让他们获得充分的休息,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播报节目时保持最佳状态?从这一点来看,“哈欠门”事件,文静作为当事人固然不能置身度外,但央视管理层无论是在某些环节还是在具体细节问题上的不作为,使得“偶然”事件成为必然,也就难辞其咎。

因此,人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仅仅让文静道歉,是不是太残忍了点?这样做不但不够人性化,会让她觉得很委屈,而且也难以有效规避此类现象的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