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腾讯新闻》转载了《经济半小时》关于郑州天价理发店事件的最新进展。涉案的保罗国际美容美发(河南)有限公司因涉嫌构成涉税违法犯罪,店主目前在逃。
天价理发店事件发生在上个月月末,两名中专女学生在该店理发,竞被告知需要付1.2万元的理发费用,两名学生当时希望得到当地派出所的帮助,却得到派出所这样的答复:那家店都上了好几次新闻了,不能管,而且这样是消费上面的事儿,跟我们没有关系。女孩的家长将此事投诉到郑州12315投诉中心,该中心也因理发店老板在上面“有人”而只能将案件推给当地工商所,工商所及物价局也在相互推诿中,将该事件的影响面进一步扩大。最值得关注的是,当工商、物价和税务三部门前往调查,保罗国际理发店员工嬉笑如常,毫不在意,部分店员公然挑衅执在场的法人员和媒体记者,做出了类似这样非常恶劣的手势,引发了现场群众的极大愤慨。一时间,该理发店称为“史上最牛的理发店”。
从该案的处理进展看,工商部门已勒令其停业,物价部门也对其做出了50万元的罚款,地税部门已初步认定该理发店涉嫌构成了涉税违法犯罪,并准备向公安机关进行移送,理发店店主叶剑文日前在逃。
据报道,保罗国际美容美发涉嫌价格欺诈已经不是第一次,很多郑州市市民都曾遭受其侵害而无法解决问题,我们从作为该店主管部门的工商管理在职责设定上的漏洞,也可以窥见其之所以能够长期为所欲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目前的处理结果看,该店店主在上面也不见得真的就有人;即使有人,恐怕也不会有多大来头。可这样的“有人”,曾经唬倒过多少消费者,又唬倒过多少行政执法者,谁又能够说得清楚?现在看来,该店店主至少在“天价理发”案以前因“有人”而白赚了不少。
由保罗国际老板的“有人”,让我联想到近期屡屡见诸媒体的横幅事件。张家界某洗脚城开张,竟然挂出来几十个祝贺横幅,这些横幅大多数是政府部门,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税务局、房管局等,涉及到的政府部门多达10余个。该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均声称不知道此事,是洗脚城自己挂上去的。
就在上周,河南省郑州市一楼盘开盘,售楼中心的外墙上,悬挂了10余政府部门祝贺横幅,西侧的第一个条幅竟然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热烈祝贺隆福国际盛大揭幕”。有市民感叹“企业来头不小”。但一些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称尚不知情。
又是一起政府部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利用!可这样的不知情,群众真的会完全相信吗?群众肯定会想: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真的都不知情,今后这样的条幅上,是否有必要加盖祝贺单位的公章以辨别真伪呢?
商家之所以乐意傍政府实权部门和实权人物,关键还在于中国目前的法制环境仍需要加强,人治的痕迹还很浓,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目前有些行业如无官方背景就无法进入,进入后也无法开展业务,促使商家千方百计和实权派官员搞好关系,以得到更多额外利益,一些官员也乘机得到实惠。正因为有这样的官商“互惠”关系,才令“官商勾结”一词频繁出现,鼓励着更多商家“拉大旗做虎皮”。
新闻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