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庭:悠然而居
■本报记者 韩雨亭 实习记者 江婷 摄影 于楚众
安庭所居的小区跟灰蒙蒙的北京城相比,春天似乎来得稍早,绿草如茵,杨柳依依,沿着小路,不经意间会看到几枝恰到好处的樱花点缀。那栋楼里,安庭的房子是面积最大的——230平米。
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意味和平共处的生活空间,客厅里,暖色调的沙发顶上,有一幅反映欧洲社交生活的油画,安庭说:“这是我请一位画家朋友画的。”环视四周,摆放客厅四周的餐桌、几案、台架都透着特别的古朴。这样的审美或许跟他出身于一个传统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有关。
安庭说,买这套大房子的原始驱动力是想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晚年。事实上,他自己对居住环境几乎没任何讲究,他最大的快乐来自收藏。
尽管工作很忙,安庭仍保持着读书的习惯,所以,给自己留了一间面积不小的书房,暗红色木质地板,跟明清风格的书柜、桌椅形成了色调上的互动。但跟很多读书人不同的是,他的书房除了两柜子书外,最重要的是那些形态各异的翡翠、玉雕,它们大部分都是和田玉、缅甸翡翠精雕细刻而成,这些都是安庭从很多地方搜罗来的,很多当时花费几万元的东西,如今价格已经涨到了几十万。但安庭并不准备把它们送回拍卖行,他说:“它们充满了灵气。”
胡同里的岁月
作为刚刚年届40的新富一代,安庭对自己的事业规划仍保持着一个年轻人血气方刚的野心,他近几年想让旗下的公司顺利迈向证券交易所,把它变成一间具有资本竞争力和公共价值的公司。但,在生活态度和趣味上,他又发觉自己和自己的年龄气质很符合,自信、淡定和适度的保守,甚至偶尔开始怀旧。
跟很多北京孩子一样,安庭的童年、少年时光也是在胡同中度过的,那是一处位于鼓楼东大街的草厂胡同的小院子。《京师坊巷志稿》里说:“芦草园即坊巷胡同集之芦苇园也,盖前明积草之地,故其北草厂诸胡同皆以是名”。院墙房檐、朱门绣户、树影婆娑以及那条狭窄弯曲的小巷,给安庭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因为他家是私宅,所以虽也是平房,但毕竟是200多平米的独门独院,没有大杂院的不堪。不过,据他父亲回忆,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多,原本清净的小院后来也显得有些拥挤了,有时甚至无法顺畅地把一辆自行车推进去。不过对于安庭而言,最方便的是离小学很近,只有五分钟路程。他是那条胡同的孩子王,小伙伴们都听从他的指挥,或许这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的管理能力,包括后来创办公司。不过,父母显然不喜欢他孩子王的做派,经常为他四处打架而头疼。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父母把他送到了北京市政协办公室勤工俭学,工作是写信封、寄信。
难怪他会认为:“童年能住四合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接地气,对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帮助。我从小就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交到朋友,为他人着想。”
如今,在安庭办公室里,放着一张黑白的胡同照片。这是他两年前从一个朋友的餐厅里发现的,照片拍的恰好是他们家的后山墙,他很高兴,拿过来翻拍了一张。“墙上的涂鸦都是我小时候写的,这棵枣树,我小时候经常爬上去偷枣,这是钟楼。我们家院子有五棵树,有杨树、有榆树、还有椿树,椿树特别粗,我很爱爬树,奶奶在院子里种了扁豆、葡萄架,那时还种茉莉花……”他指着它那张照片绘声绘色的谈论着往事。
“独立四合院”之梦
跟现代高楼大厦不同的是,胡同基本是一个熟人社会,家境如何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心理,导致骄傲或者自卑。
安庭童年建立的骄傲感来自一台黑白电视机,因为那是胡同里第一台电视。最让他骄傲的是:这台电视不是花钱买的,而是父亲做的,9英寸,壳是木头的,只要一放电视,胡同里的很多人就搬着凳子来院里观看。第一次看到的节目是侯宝林的相声,这是安庭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侯宝林,此前,他只能在收音机里听。
随着国家给父母分了一套60多平米的福利房,安庭告别了胡同生活,但他感觉楼房还是没四合院舒服。1993年,他从大学毕业进入保利剧院工作,1997年,为拿到一张大型活动的模特演出合同,他注册了一间公司,为时尚活动提供模特,现在又把范围延伸到音乐、戏剧等舞台剧。
安庭的节目单上写着:《“纯净界”郭峰钢琴独奏经典作品个人演唱会》;东方歌舞团的《蔚蓝色浪漫》、大型原创音乐剧《日出》;芭蕾舞剧《天鹅湖》、《红色娘子军》;陈佩斯的喜剧《托儿》、刘晓庆的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以及葛优的话剧《西望长安》……
在安庭创业后很长时间里,家,似乎更像是一家旅馆,想回去的时候才回去。
当时,他也没有想过把赚来的钱变成房产,只是喜欢不断地买车。最早,他买的是二手车,创办公司时,他买了一辆2020的北京吉普,接着,为了公司形象他花11万多买了一辆黑色桑塔纳,后来又花了60万买了辆奥迪A6,现在他开的是价值140万左右的奔驰S350。他给父母也前后换了三辆车,最先是奥拓,现在换成了别克。
近两年,他不但花时间读了一所英国大学的管理学硕士,还迷恋上了高尔夫运动,每周两场,这是一项许多中年成功男性都喜欢的运动方式。因为,他们开始注意健康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也已开始趋于稳重、保守。
“人的生理年龄是不可逆转、不可违抗的,但身体很重要,有的30岁,是60岁的身体,有的60岁,却只是30岁的身体,我今年40岁,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感觉都没有变,我觉得自己一点没老。”
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你想住什么样的房子?
“我想买一间独立四合院,这是我一直的想法。”
人物档案:
安庭,北京希肯集团创始人,执掌旗下几家模特、演出和影视公司,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企业家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