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email protected]岁,属鼠)
刘谷雨(阳历1996年4月30日晚9点过八分,阴历3月13,出生于长沙附二医院。出生时体重7斤2两。钳产。轻度窒息。脐带缠颈。医生的打分是7分。
现在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大泉乡大坪中学读书,读小学六年级。
2008年刘谷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课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
《高职语文》教案(上册)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
(基础版)第一册
授课班级:高职水工一班、电力二班
授课教师:刘咏梅
授课日期:二00六年九月至二00七年一月
教师:刘咏梅(副教授)
联系Email: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
联系电话:0731----4080372
第三十大节
课题:《将进酒》李白
教师:刘咏梅
教学目的:把握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重点:熟悉李白生平,理解诗中“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感叹。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方法:朗读法、比较法。
一、诗人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出生于中亚西部的碎叶城,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25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具有远大的政治思想和抱负,自比管仲、晏婴、诸葛亮,希图通过漫游广泛结交,凭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知名人物的推荐,以此走上仕途,达到“安社稷”、“济苍生”的目的。
天宝元年742秋,由于道士吴筠的荐引,诗名远播的李白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供奉翰林。当时李白踌躇满觉得壮志能酬了。但这时的唐玄宗已不是一个他当作一个励精图治的帝,他宠爱杨贵妃,整日荒淫享乐,不理朝政。唐玄宗召李白只是想把他当作一个御用文人,借以歌功颂德,装点太平并非李白的初衷。这位品质高尚、一身傲骨的诗人在权势面前没有半点奴颜媚态,很快就遭到了奸相李林甫和杨忠、高力士等人的嫉恨、谗毁。李白对朝廷既失望又忧惧,是在天宝三年744春主动提出离开长安,而唐玄宗也便顺推舟,将他赐金放还。
李白虽然未能实现政治抱负,却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以及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了深刻的认识。出长安后,李白在东鲁今山东省等地盘桓了一段时间。约天宝十一年752,他与友人岑勋、元五在嵩山元的颍阳山居小聚,三人登高饮宴,作者因“正值用世之才而不遇合”,遂借酒兴,抒发其郁愤不平之气。
二、朗读诗歌
教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个别朗读,自由朗读。
注音:
将进酒 樽 恣 欢谑 裘
馔玉
三、讨论分析
1、开头两名用两次“君不见”,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叹?
2、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诗句的含义?
3、这首诗极富浪漫主义特色,试找出最能体现这种特色的词句细加体会。
4、哪一句诗能体现全篇的主旨?试找出来加以分析。
5、这首诗可分为几层?
6、总结这首诗的艺术成就,试与杜甫的诗作比较。
四、解答释疑
李白是我国古代最富个性的诗人之一,而咏酒诗极能表现他的个性。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
————《行路难》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菜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明确:
1、开端一组排比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写黄河之水,如从天降,势不可档;“奔流到海不回”,写黄河之去,一泻千里,势不可档。一涨一消,从空间范畴夸张。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春丝暮成雪”,悲吧人生短促,顾影自怜、徒唤奈何,把从青春到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是从时间范畴夸张。黄河的伟大壮观又反衬出人生的渺小短促。两次“君不见”的呼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如面对诗人,看他豪饮,听他放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2、“天生我材必用”,这个大写的“我”,何等自信,这里诗人对自己品格和才华的自信。“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个豪爽的我,又何等潇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
3、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很高,下面三尤可称道。
A 、气势豪壮。李白的咏酒诗甚多,有的稍觉低沉,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将进酒》虽深含悲与愤,但都被诗人的豪情融化。比如屡用巨额数字作夸张之词,“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万古愁”等,表现了豪迈的诗情,又无浮夸之感。
B、结构繁富。全诗28句,诗情忽翕忽张,大起大落。由表达情感的词“悲”-“欢”-“乐”-“愿”-“欢”-“愁”,一线贯穿,
曲折有致。
C、语言活泼。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错落有致;诗以散文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如“岑夫子,丘生”作点染,节奏疾徐有变,张弛有度。
1、 全诗可分三层。
第一层1——5句 感叹人生 悲——欢
第二层5——8句 酣酒纵乐 乐——愿
第三层9——12句 借酒销愁 欢——愁
2、 主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五、小结全诗
此诗题为《将进酒》,却非一首劝人饮酒的泛泛之作。诗人豪饮高歌,借酒销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六、布置作业
有人认为,此诗反映了李白醉生梦死、虚无人生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认同?
布封说,“风格即人”,读了李白此诗,你对此有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