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鉴赏(三十三)


 

   毛泽东诗词鉴赏(三十三)

刘咏梅

 

《毛泽东诗词鉴赏》原主编:藏克家

副主编:蔡清富  李捷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8《教学评建月报》

主编:刘咏梅  

时间:2008324日星期一

地点:实验楼三楼评建办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410131

 

招生代码:4755

 

 

联系电话:13755025437

 

革命英雄主义的千古绝唱

 

—重读《七律·长征》

姚雪垠 

 

 

八 

 

第五、六是红军过金沙和大渡河天险,诗人蔑视了两处困难,只用“云崖暖”、“铁索寒”写到这两道天险的抢渡成功,其它它不提了,何等轻松!

 

红军在极共困难的情况下,被迫翻过终年积雪的大雪山(岷山),到达甘肃境内,真不容易,而激烈战斗还在前边,诗人人既不叹息过去的困难,当然也不必写后边剩下的困难,《长征》一诗到此用过样的感情轻快的诗句煞尾:“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为什么诗人用”更喜“两个字呢?因为沿路已经战胜种种艰难困苦,在英雄的红军看来还觉得不够味儿,又兴致勃勃(更喜)翻了一次大雪山, 这才使全军开颜了。

 

我们回头去看看《长征》一诗是怎么开头的。它一开头就定了调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好啊,他只用“只等闲”三字,简直是将千山万水不放在眼中,全诗开头到结束,首属照应,在结构上十分完美,天衣无缝。

 

在我国文学史上,写行军打仗的诗很多,都是着眼于写行军之苦,象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行程之远,牺牲之大,经历之苦,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间的,在世界史上也不曾有过。咏歌长征的诗人就是三军统帅,历史上不曾有过。诗人以如此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艰苦旧绝的长征,而且艺术上达到如此高的成功,不仅历史上未曾有过,而且今后也很难再有,此诗可谓千古绝唱。

 

在《长征》一诗中,诗人以前无古人的夸张革命英雄主义。反复呤嗵,只觉其鼓舞人心,丝毫不使人有浮夸感觉。我闪不妨回想一下,在“大跃进”时期,我们常读到一些歌颂“大跃进”成就仿民歌体的诗,使我们初读时莞尔而笑,再读之后,便不喜爱。大胆的夸张,本来是浪漫主义文学者的艺术手法之一,但是倘若不从生活出发,连诗人所写的生活也是虚假的,文学夸张的社会效果适得其反。《长征》极大的夸张了统帅与三军将士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我们却百读不厌,认为是千古杰作,道理就在于诗人确实是从二万五千里长征生活中提炼出诗,深刻地概括了红军的革命精神,浓缩为七方八句。这一创作上的道理,对我们的作家和诗人们很有启发。因为限于篇幅,我不作详细分析了。

19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