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鉴赏(三十五)


 

毛泽东诗词鉴赏(三十五)

刘咏梅

 

《毛泽东诗词鉴赏》原主编:藏克家

副主编:蔡清富  李捷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8《教学评建月报》

主编:刘咏梅  

时间:2008324日星期一

地点:实验楼三楼评建办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410131

 

招生代码:4755

 

 

联系电话:13755025437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昆仑》赏析

 

为了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为了北上抗日,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大地畏的英雄气概,进行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追阻击,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于1935610月胜利到达陕北。

抗日的前途顿放光芒。

革命的发展无垠宽广。

毛主席站在岷山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他革命豪情汹涌澎湃,以盖世气概,写成了这首诗《念奴娇·昆仑》。

念奴,是唐朝代的著名歌女,许多人写词赞美她,故又名遂成为念奴娇这个词牌,分上下两片,全词一百个字,故又名“”百字令“。昆仑,是中国山脉,位于西藏、新疆之间,延伸至青海、甘肃诸省。

毛主席这首念奴娇,是运用描写、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方法写成的,它既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更有浪漫主义的极度夸张,也有象征意味的表现,浑然一体,力量超凡。

开头就像巨人挥手,气热磅礴:

横空出世

莽昆仑

横亘太空,巍然耸峙于世。

一个“莽”字,点活了昆仑的崇山峻岭;它历尽了人间的历史变化。《西清诗话》记载,张元《雪诗》用“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形容飞雪(见宋·胡仔《苕溪鱼隐丛话》)。毛主席摘取前一句,描写昆仑山上的大雪纷飞,搅得满天寒气刺骨,夏天,山上积雪崩溶,奔流入黄河长江,造成洪水泛滥,使不少人葬身鱼腹。以上这些高度概括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忧国忧发的感情,接着,如奇峰突起,来一句: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千秋”,是一个概括的数词,指千百年来,甚至几千年来。昆仑的功过是非曾有谁作过评论?只有今天的革命者会进来评论。以议论的笔法结束上片,并暗示下片的发展。

下片,以“而今我谓昆仑”兴起。“而今”,即现在,与上片结唏的“行秋”相对应,带有转折词的意味,引发下文。

“我谓昆仑”,“我”,是伟大的诗人自己,也是伟大的人民革命力量的代表,给昆仑下命令,这又是无比的英雄气概的夸张。

“不要这么高,不要这么多雪。”这是白话入词。毛主席的诗词有不少地方运用口语,描写得活灵活现,例如《念奴娇·鸟儿回答》、《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等。

口语入诗入词,并且政治思想性越强的地方,截止善用口语,以表现时代精神和革命的思想内容,这是毛主席诗词特点之一。词,本来是配曲演唱的,语言明白如话,情感真挚动人。毛主席继承和发扬了这个传统。这是他的地“在古典诗词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的主张的实践

话转回来,“我”叫昆仑不要那么高,不要那么多雪。这是与头的“横空出世”及“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相呼应的。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忽然象晴天霹雳,一个巨人振臂高呼:“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这里倚天抽宝剑,级倚高天,抽出极长的宝剑,把“汝”(昆仑)裁为三截:一载送给欧洲,一载送给美洲,一载留给东方各国。

这是长征刚刚胜利结束,革命展现光辉坦途的时候,人民革命力量的伟大代表的革命家,信心百倍,欢呼改造世界,歌唱共产主义的美妙理想。把昆仑裁为三个部分 ,这是说在未来的共产主义世界里,帝国主义被消灭了,人民才有可能改造昆仑山脉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它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那时是: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是世界大同了。从这个角度,庶几可以领悟毛主席自注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

总之,这首词,以雄伟的气概开头,又以雄伟的气概结尾;运用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方法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夸张,歌颂未来的共产主义世界。

在当时,在今天,在将来,它都有热情似火,鼓舞革命人民奋发向上的伟大力量。

1990121于桂林独秀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