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杀人“是一柄“双刃剑”──金融奇才也防不胜防


        “借刀杀人“是一柄“双刃剑”──金融奇才也防不胜防

  话说华尔街的金融奇才林恩,施用”借刀杀人“计谋,成也此计,败也此计,真可谓是一柄”双刃剑“。美国的吉姆斯.林恩是华尔街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起家是从卖掉自己的房子和加上在海军服役时节省下来的钱,凑足3000美元,成立了一家小公司---林恩电器公司开始的,后来成为华尔街前所未有的发展最快的大公司老板,他1961年创办的LTV公司,仅7年时间便迅速崛起,成为全美最大的15家公司之一。该公司的股票由每股20美元上涨到每股135美元。林恩也成为华尔街最具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他的名字跟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等人并驾齐驱。林恩更长远的目标是收购比休斯·福恃公司更有名的公司,使自己的企业王国更为壮大与辉煌。一场更加精彩的好戏开始了——这就是他如何吞并威尔逊公司的。

  威尔逊是个庞大的老公司,而且是个集团企业,但经营作风比较保守。它主要经营肉类包装、运动器材和药品三个行业,每年营业额高达10亿美元,为LTV的两倍。然而,野心勃勃的林恩竟想收购下它,真让人觉得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但他还是又一次得手了,怎么个收购法呢?当然还是借用别人的钱。威尔逊公司的股票,是华尔街所谓的价位偏低型的股票,就是说,与相同的企业相比较,它的股价偏低了些。主要原因是威尔逊公司不爱做广告,也不在股市上哄抬自己的股价,因而投资者对它不太注意。因此,林恩估计只要用8000万美元的价钱,就可以买到足以控制该公司的股权。但是他到什么地方去弄8000万美元呢?吉姆斯·林恩成功的奥秘就是将“借刀杀人”的计策在股市中巧妙应用,他是“借”股市股民的钱这把“刀”,把一个个竞争对手给消灭了,自己却从一位不名一文的电气行老板发迹为一个庞大企业的国王。他的整个吞并过程可分为以下的“三步曲”:

  第一、首先林恩以他LTV公司所持有的正在剧烈上涨的股票做抵押,从银行借到8000万美元巨款。

  第二、然后用这笔贷款买下威尔逊公司的股票,威尔逊就此成为LTV的一部分。

  第三、但与此同时,LTV公司却背上了8000万美元的高债,如何了却这笔巨额债务呢?林恩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若在今天可能已是很平常了,但在当时据说令整个华尔街都惊讶得透不过气来。这是他借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谋利的最高明的一招,可谓精采绝伦。

  他的办法是,将大部分的债务转移到威尔逊公司的帐下。然后故技重演,使其变成了债务人,而不再是LTV公司了。然后,又将威尔逊公司分成三个子公司——肉类加工公司、运动器材公司、制药公司,再让每一家子公司都独立发行自己的股票。这三家新公司的大部份股权属于LTV所有,其余的向社会公众发售,发售新股所收到的股金,正好可偿付从银行贷来的那笔巨款。就这样、吉姆斯·林恩在几乎没花自己的一分钱,就把这样一家庞大的公司给吞并了,完成了蛇吞象的壮举。这种做法正是借刀杀人计策在股市中的巧妙应用,他先是借用银行贷款这把“刀”,把威尔逊公司这个“敌人”给俘虏了;然后又借用社会公众的钱---另一把“刀”,将银行债务这一个“敌人”给消灭了,自己却不损一根毫毛,真叫人不叹为观止。

  可惜好景不长在,好花不常开,1969年带来了不景气的经济局面,股票市场随之崩溃,LTV及所属子公司、孙公司的股票价格都一落千丈,LTV的股价跌到10元以下,林恩那种必须依靠高昂的股价来支撑的”借刀杀人“法也就失灵了。LTV公司的债务再也无法偿还,而且受经济萧条的影响,公司的业务经营情况也不乐观,林恩借用别人的钱建在半空中的金字塔式红统治终于垮了下来,股东们甚至把林恩赶出了LTV这家以他名字命名、由他创建起来的公司。后来,林恩脱离了LTV公司后,自己又组建了一个新的公司。可见‘借刀杀人”计谋具有“双刃剑”的两面性。

  从华尔街的金融奇才林恩在施用“借刀杀人“计谋成败教训看,他只注意到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了对自己危险的另一面,才会落得“兵败走华容”的地步。“借刀杀人”的“双刃剑”要求我们对事情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认识,两面都有刃的剑用来形容事情的双重影响性,既有利也有弊。提醒人们注意预防那些不好的东西。“双刃剑”从字面的意思就能看出它是有两个刃的。人们在用这个双刃剑的时候,当一面对着敌人的时候,另一面一定会对着自己,这时如果将剑刃对着敌人砍去的时候,敌人用兵器一挡,剑就会反弹回来,对自己就会有一定的危险.。“借刀杀人”的“双刃剑”隐含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东西是有两面性的,既可以伤到敌人,又可能伤到自己,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正确估计到事务的两面性,合理的运用好,要不然对自己不一定是个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