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作《史记》,以三皇五帝为线,串八书、十表、十二本记、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计一百三十卷,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美名传世。愚以为,《史记》一出,古人、古物、古文、古经、古韵无一遗漏,天地万物皆入其中,四野八荒咸在其内,堪称颠峰巨著。虽然,独独不该少了点睛篇《‘马甲’列传》。今不嫌鄙陋,作《虾兵蟹将斗王八,闲来无聊侃‘马甲’》作狗尾续貂之举,有借梯上屋之心。是为记。
“马甲”者,世间之面具、配角或替身也。譬如影子之于人形,闪电之于雷声;人之乳名、绰号,猫狗之昵称、恶名;衣服之于皮肉,头衔之于人物;月经之于妇人,勃起之于男丁;月球之于太阳,林木之于地壳。神父手中的《圣经》,贞妇门前的牌坊,赵高眼里的鹿马,孔明所摇的羽扇,虾蟹所批的鳞片,龟鳖所驮的甲板,和尚敲击的木鱼,道士焚烧的符咒,张飞的丈二蛇矛,潘金莲的毒药砒霜……凡此种种,均可称之为“马甲”。
列位看官,要说这“马甲”的渊源,当从《创世纪》中的“上帝造人”说起。传说耶稣用泥巴捏出男人后,怕他寂寞,取他一根肋骨,再和了些许泥浆,吹口气成了女人。如此,女人自然天生就是男人的“马甲”。父系氏族自不必说,即便是女人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母系氏族社会,在夫妻性爱和男女苟合的过程中,女性永远是带有被动承受攻击的鲜明烙印的。诸如怀孕、生产、哺乳等苦活、脏活、累活,懒惰的男人也一并甩给自己的“马甲”,自家一旁快活潇洒。
由此看来,“马甲”的确是个好东西。譬如有了丫鬟,小姐可以珠圆玉润;有了仆人,主人可以盛气凌人;有了幕僚,将帅可以万马军中轻取上将首级;有了民心,似刘邦、赵匡胤等市井无赖可以南面称帝;有了化妆品,嫫母可以俏过西施;有了安全套,妓女不用怕爱滋;一朝权在手,便将令来行;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
花木兰代父从军,“马甲”可得功名;孙膑食粪装疯,“马甲”可保性命;狸猫换太子,“马甲”得以九五之尊;百万英镑在手,“马甲”得以“粉丝”如潮……梁山忠义堂的石碣,武王姜子牙的封神榜,维纳斯的断臂,蒙娜丽莎的微笑。就连那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辈,天桥卖把式之流,或设摊或摆场,或吆喝或敲锣,各有各的招数,各有各的“马甲”
……
要说这“马甲”的好处,便是用一千零一夜的时间说够,也必“回音绕梁,三日不绝”。其中妙处,如孔子初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
然则如女人之善妒、重形式而轻内容、爱慕虚荣、爱贪小便宜、易上当之特性禀赋一样,“马甲”之弊、之丑、之虚、之弱、之短命的例子,也是俯首可拾:
祝英台放不下自尊的“马甲”,虽有缘和梁山伯厮守数载,亦无份结成连理,只余《化蝶》绝响;
郭沫若放不下名利的“马甲”,纵有《凤凰涅槃》诗文传世,也落下“撕片白云揩揩汗,凑着太阳吸袋烟”的笑柄无数;
蒋中正放不下权欲的“马甲”,落得个民不聊生,楚歌四起,惶惶然若丧家之犬逃往台湾;
孙悟空放不下狂妄的“马甲”,七十二般变化没骗过三只眼和哮天犬,筋斗云没翻过如来的“五指山”,“齐天大圣”变成了“孙行者”;
袁世凯放不下刚愎自用的“马甲”,结果树大招风,皇帝的屁股还没捂热反倒先见了阎罗王。
……
抓一只王八。
值钱的是“马甲”,虽食之无味却卖了鳖肉一样的好价钱;不值钱的还是“马甲”,纵使卖了个天价,煎煮炸烹,诸法用尽也不能下咽;
最有用的是“马甲”,龟缩在内,虽鹰啄刀砍亦难损分毫;最没有的还是“马甲”,一旦动步,便四肢并用也难积跬步;
最有趣的是“马甲”,占卜问卦可求诸上;最无趣的是“马甲”,利不能切纸,钝正好割脚;
最渊博的是“马甲”,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最愚昧的是“马甲”,纸上谈兵,马谡失街亭;
最豁达的是“马甲”,相如府前,老廉颇负荆请罪;最狭隘的是“马甲”,风波亭中,莫须有斩岳武穆。
……
改旗易帜,“马甲”可通古今;
四象八卦,“马甲”可达天地;
沧海桑田,“马甲”可知先后;
疾风劲草,“马甲”可判忠奸;
以人为镜,“马甲”可辨得失;
以史为镜,“马甲”可晓兴衰;
立身处世,“马甲”可明荣辱;
辅国安民,“马甲”可拯黎庶;
夙兴夜寐,“马甲”可分黑白;
祸福相依,“马甲”可令生死。
……
种种是非,皆因“马甲”起;桩桩黑白,都由“马甲”来。真可谓成也“马甲”,败也“马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孟姜女哭声未歇,世间又多了无数寡妇,城墙下,添了几多白骨?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流血漂橹,鼓角争鸣,成了帝王,苦了百姓?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富贵荣华于我如浮云,我仅仅需要一片宁静的屋檐?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秋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冲天豪情还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辛酸满腹?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酒醉,人醉?郑燮说“难得糊涂”,佛说“仁者心动”。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太白醉句读,伍子胥过韶关,千秋功过,谁能评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落得“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唏嘘几句,怅廖一生?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有花堪折终须折?抑或人生得意须尽欢?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才子佳人,风流俱在。儒生弱质,书生误国?
西北望,射天狼。有祖逖闻鸡起舞,有宗泽三呼“过河”,也只换得偏安江南一隅。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有岳鹏举的精忠报国,有吴三桂的引兵入关。成者王侯败者寇。是耶?非耶?
举杯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何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远不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得含蓄,来得意境。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纵有干将、莫邪在手,如何斩得白虎,缚住苍龙?
问君能有几多愁?诗词歌赋冠绝天下,琴棋书画领袖群伦的李煜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滚滚长江东逝水,唐风宋韵,铜板琵琶,都是沧海一粟,都如白驹过隙。生死之间,横竖是个结果,蝇营狗苟,还不如一颗露珠澄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夫子曰:逝者如斯夫?
佛祖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何处回头,因何成岸?
“马甲”者,世间之面具、配角或替身也。譬如影子之于人形,闪电之于雷声;人之乳名、绰号,猫狗之昵称、恶名;衣服之于皮肉,头衔之于人物;月经之于妇人,勃起之于男丁;月球之于太阳,林木之于地壳。神父手中的《圣经》,贞妇门前的牌坊,赵高眼里的鹿马,孔明所摇的羽扇,虾蟹所批的鳞片,龟鳖所驮的甲板,和尚敲击的木鱼,道士焚烧的符咒,张飞的丈二蛇矛,潘金莲的毒药砒霜……凡此种种,均可称之为“马甲”。
列位看官,要说这“马甲”的渊源,当从《创世纪》中的“上帝造人”说起。传说耶稣用泥巴捏出男人后,怕他寂寞,取他一根肋骨,再和了些许泥浆,吹口气成了女人。如此,女人自然天生就是男人的“马甲”。父系氏族自不必说,即便是女人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母系氏族社会,在夫妻性爱和男女苟合的过程中,女性永远是带有被动承受攻击的鲜明烙印的。诸如怀孕、生产、哺乳等苦活、脏活、累活,懒惰的男人也一并甩给自己的“马甲”,自家一旁快活潇洒。
由此看来,“马甲”的确是个好东西。譬如有了丫鬟,小姐可以珠圆玉润;有了仆人,主人可以盛气凌人;有了幕僚,将帅可以万马军中轻取上将首级;有了民心,似刘邦、赵匡胤等市井无赖可以南面称帝;有了化妆品,嫫母可以俏过西施;有了安全套,妓女不用怕爱滋;一朝权在手,便将令来行;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
花木兰代父从军,“马甲”可得功名;孙膑食粪装疯,“马甲”可保性命;狸猫换太子,“马甲”得以九五之尊;百万英镑在手,“马甲”得以“粉丝”如潮……梁山忠义堂的石碣,武王姜子牙的封神榜,维纳斯的断臂,蒙娜丽莎的微笑。就连那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辈,天桥卖把式之流,或设摊或摆场,或吆喝或敲锣,各有各的招数,各有各的“马甲”
……
要说这“马甲”的好处,便是用一千零一夜的时间说够,也必“回音绕梁,三日不绝”。其中妙处,如孔子初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
然则如女人之善妒、重形式而轻内容、爱慕虚荣、爱贪小便宜、易上当之特性禀赋一样,“马甲”之弊、之丑、之虚、之弱、之短命的例子,也是俯首可拾:
祝英台放不下自尊的“马甲”,虽有缘和梁山伯厮守数载,亦无份结成连理,只余《化蝶》绝响;
郭沫若放不下名利的“马甲”,纵有《凤凰涅槃》诗文传世,也落下“撕片白云揩揩汗,凑着太阳吸袋烟”的笑柄无数;
蒋中正放不下权欲的“马甲”,落得个民不聊生,楚歌四起,惶惶然若丧家之犬逃往台湾;
孙悟空放不下狂妄的“马甲”,七十二般变化没骗过三只眼和哮天犬,筋斗云没翻过如来的“五指山”,“齐天大圣”变成了“孙行者”;
袁世凯放不下刚愎自用的“马甲”,结果树大招风,皇帝的屁股还没捂热反倒先见了阎罗王。
……
抓一只王八。
值钱的是“马甲”,虽食之无味却卖了鳖肉一样的好价钱;不值钱的还是“马甲”,纵使卖了个天价,煎煮炸烹,诸法用尽也不能下咽;
最有用的是“马甲”,龟缩在内,虽鹰啄刀砍亦难损分毫;最没有的还是“马甲”,一旦动步,便四肢并用也难积跬步;
最有趣的是“马甲”,占卜问卦可求诸上;最无趣的是“马甲”,利不能切纸,钝正好割脚;
最渊博的是“马甲”,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最愚昧的是“马甲”,纸上谈兵,马谡失街亭;
最豁达的是“马甲”,相如府前,老廉颇负荆请罪;最狭隘的是“马甲”,风波亭中,莫须有斩岳武穆。
……
改旗易帜,“马甲”可通古今;
四象八卦,“马甲”可达天地;
沧海桑田,“马甲”可知先后;
疾风劲草,“马甲”可判忠奸;
以人为镜,“马甲”可辨得失;
以史为镜,“马甲”可晓兴衰;
立身处世,“马甲”可明荣辱;
辅国安民,“马甲”可拯黎庶;
夙兴夜寐,“马甲”可分黑白;
祸福相依,“马甲”可令生死。
……
种种是非,皆因“马甲”起;桩桩黑白,都由“马甲”来。真可谓成也“马甲”,败也“马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孟姜女哭声未歇,世间又多了无数寡妇,城墙下,添了几多白骨?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流血漂橹,鼓角争鸣,成了帝王,苦了百姓?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富贵荣华于我如浮云,我仅仅需要一片宁静的屋檐?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秋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冲天豪情还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辛酸满腹?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酒醉,人醉?郑燮说“难得糊涂”,佛说“仁者心动”。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太白醉句读,伍子胥过韶关,千秋功过,谁能评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落得“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唏嘘几句,怅廖一生?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有花堪折终须折?抑或人生得意须尽欢?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才子佳人,风流俱在。儒生弱质,书生误国?
西北望,射天狼。有祖逖闻鸡起舞,有宗泽三呼“过河”,也只换得偏安江南一隅。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有岳鹏举的精忠报国,有吴三桂的引兵入关。成者王侯败者寇。是耶?非耶?
举杯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何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远不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得含蓄,来得意境。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纵有干将、莫邪在手,如何斩得白虎,缚住苍龙?
问君能有几多愁?诗词歌赋冠绝天下,琴棋书画领袖群伦的李煜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滚滚长江东逝水,唐风宋韵,铜板琵琶,都是沧海一粟,都如白驹过隙。生死之间,横竖是个结果,蝇营狗苟,还不如一颗露珠澄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夫子曰:逝者如斯夫?
佛祖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何处回头,因何成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