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的餐会是一个特别的社交聚会,在座各位都是讲法语的,并且大都是来自法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并居住和工作在华南地区的外籍侨民。在此之前的上午我刚出席了一个商业会议,有中国同事知道我将要出席这个聚会时,紧张地"开导"和劝阻我,让我小心不要被人骂做"汉奸和卖国贼"!
就在前不久的另一个外事场合,因为客人是来自法语国家的欧洲某国,也有人也替我捏一把汗,担心我被人在网上"拍砖",而建议取消我主持的活动。事实上,这些着急者固然是一片好意,我也明白他们的担心都源自法国发生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受阻等一系列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民众强烈抗议、游行示威活动。但事实上,他们担心的远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和严重。
本月中旬以来,几则对中国不利的消息几乎同时冒了出来,被西方媒体重点报道。一则是一个环保报告称,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污染者";另一则是一个人权组织的报告,说"奥运会主办国中国是世界上处决犯人最多的国家";而《金融时报》则在4月18日称,35%的欧洲人认为中国是最大威胁。
客观冷静地分析,最近西方一些媒体针对中国的表现,并非偶然爆发,而是源于其一贯,这恰恰是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的,他们无非是短时间内无法接受中国的强势崛起而带有强烈的抵触、不满和怀疑情绪,想借奥运之机给中国难堪而已。法国发生的事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是一根"出头的椽子"。
我明白,不少知识阶层的精英和大多数的中国网民,都对巴黎发生的事件感到极大的不快,甚至将此事件与多年前的驻南大使馆被炸等事件联系起来,认为这是法国政府故意刁难中国、侮辱中国人的行为。一股民族主义的情绪剧烈地喷发出来,无数网民在各大论坛对法国或者法国人进行攻击和谩骂,直到后来发生针对家乐福在中国的连锁店的游行、示威活动,而这种大范围激烈的抗议行动又进一步挑起了两国民众之间的猜忌和隔阂。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上述种种行为都是情有可原的,也是事出有因。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谴责法国某些政客的错误行为,而法国总统先后派出三批特使前来中国进行沟通和协调,希望化解"误会",消弭隔阂。胡锦涛主席也派出特使赵进军前往法国交涉,赵先生是前任中国驻法国大使,现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也是我的同事之一。赵大使曾驻法国多年,既是一名忠诚的爱国者,又对法国和法国人民充满友爱,此次作为国家主席的特使前往法国,肩负重任,分别会见了法国总统萨科齐、参议长蓬斯莱、前总理拉法兰和德维尔潘等人,并向萨科齐总统转交了胡锦涛主席的亲笔信,重点就中法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与法方交换了看法。几经斡旋,终于促成两国政府层面的谅解,又为民间敌对情绪的缓解打下了基础。
由此,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民意的民主性表达是政府无法控制的,但是可以被引导的。民族主义是个双刃剑,用好了,是可以充分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否则,政府可能也会受到损害。
如今的世界已不再是封锁闭塞、利益界限分明的世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为全球化进程中一分子,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在这个世界中,世界也已接纳了中国。
中法两国间的不愉快事件,在两国高层的积极沟通和协调下,现在已经渐趋平和,两国主流媒体都认为两国的外交关系长远看并不会受到恶性的影响,反而通过沟通能够得到更好的彼此了解。我个人也希望家乐福在中国的分店能够在"五一"节正常经营,也希望今天和我一起参加聚会的讲法语的朋友们都能够在中国安全、放心地出行和购物,并一如既往地讲法语。
当然,每个人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表达,并且各种和平的表达也应受到尊重。和谐需要沟通、和谐离不开沟通,不过,必须是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表达。我可以肯定地说,各位讲法语的朋友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利是会得到中国政府和法律的充分保护的。
就拿今天的午餐会来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不同阶层的讲法语人士聚在一起,广泛交流自己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这正是各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促进着人类社会的和谐。我曾在一份重要的国际华文报纸上撰文强调应当加强民间外交工作。"南方华法俱乐部"显然是个很好的形式,这种开放式的、友好的聚会方式,应当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以上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和团体)
就在前不久的另一个外事场合,因为客人是来自法语国家的欧洲某国,也有人也替我捏一把汗,担心我被人在网上"拍砖",而建议取消我主持的活动。事实上,这些着急者固然是一片好意,我也明白他们的担心都源自法国发生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受阻等一系列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民众强烈抗议、游行示威活动。但事实上,他们担心的远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和严重。
本月中旬以来,几则对中国不利的消息几乎同时冒了出来,被西方媒体重点报道。一则是一个环保报告称,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污染者";另一则是一个人权组织的报告,说"奥运会主办国中国是世界上处决犯人最多的国家";而《金融时报》则在4月18日称,35%的欧洲人认为中国是最大威胁。
客观冷静地分析,最近西方一些媒体针对中国的表现,并非偶然爆发,而是源于其一贯,这恰恰是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的,他们无非是短时间内无法接受中国的强势崛起而带有强烈的抵触、不满和怀疑情绪,想借奥运之机给中国难堪而已。法国发生的事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是一根"出头的椽子"。
我明白,不少知识阶层的精英和大多数的中国网民,都对巴黎发生的事件感到极大的不快,甚至将此事件与多年前的驻南大使馆被炸等事件联系起来,认为这是法国政府故意刁难中国、侮辱中国人的行为。一股民族主义的情绪剧烈地喷发出来,无数网民在各大论坛对法国或者法国人进行攻击和谩骂,直到后来发生针对家乐福在中国的连锁店的游行、示威活动,而这种大范围激烈的抗议行动又进一步挑起了两国民众之间的猜忌和隔阂。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上述种种行为都是情有可原的,也是事出有因。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谴责法国某些政客的错误行为,而法国总统先后派出三批特使前来中国进行沟通和协调,希望化解"误会",消弭隔阂。胡锦涛主席也派出特使赵进军前往法国交涉,赵先生是前任中国驻法国大使,现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也是我的同事之一。赵大使曾驻法国多年,既是一名忠诚的爱国者,又对法国和法国人民充满友爱,此次作为国家主席的特使前往法国,肩负重任,分别会见了法国总统萨科齐、参议长蓬斯莱、前总理拉法兰和德维尔潘等人,并向萨科齐总统转交了胡锦涛主席的亲笔信,重点就中法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与法方交换了看法。几经斡旋,终于促成两国政府层面的谅解,又为民间敌对情绪的缓解打下了基础。
由此,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民意的民主性表达是政府无法控制的,但是可以被引导的。民族主义是个双刃剑,用好了,是可以充分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否则,政府可能也会受到损害。
如今的世界已不再是封锁闭塞、利益界限分明的世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为全球化进程中一分子,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在这个世界中,世界也已接纳了中国。
中法两国间的不愉快事件,在两国高层的积极沟通和协调下,现在已经渐趋平和,两国主流媒体都认为两国的外交关系长远看并不会受到恶性的影响,反而通过沟通能够得到更好的彼此了解。我个人也希望家乐福在中国的分店能够在"五一"节正常经营,也希望今天和我一起参加聚会的讲法语的朋友们都能够在中国安全、放心地出行和购物,并一如既往地讲法语。
当然,每个人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表达,并且各种和平的表达也应受到尊重。和谐需要沟通、和谐离不开沟通,不过,必须是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表达。我可以肯定地说,各位讲法语的朋友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利是会得到中国政府和法律的充分保护的。
就拿今天的午餐会来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不同阶层的讲法语人士聚在一起,广泛交流自己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这正是各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促进着人类社会的和谐。我曾在一份重要的国际华文报纸上撰文强调应当加强民间外交工作。"南方华法俱乐部"显然是个很好的形式,这种开放式的、友好的聚会方式,应当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以上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和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