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研究生院


       近日看到了一些报道,说地方高校不能设立研究生院,为什么不可以?依照国外的惯例,若是一个学校综合实例达到一定程度,设不设研究生院应该是由学校自身去决定的,只要申报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审查、注册即可。难道在我国什么都要分个三六九等吗??真实教育的一大悲哀。

       一个学校综合实例的体现需要全面的数据作为支撑的,难道作为地方高校,就没有实例和能力去设置一个具有较高科研实力的综合性研究生院吗?咱们来看看我的母校-西北大学,现设25个院(系),69个本科专业。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5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有1个一级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和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就这样的实力也达不到设立研究生院的硬性指标,那么2007年全国研究生院排名,西北大学综合排名41,应该是可以说明问题了吧?为什么就一纸,地方高校不能设立研究生院,就把西大流放在外??而且西北大学现在属于省属高校,多年一直面向西北招生,是西北大学自身的错吗?真的应该在我们的这些官老爷身上找找问题。如果这些还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在上延,看看西北大学的过去和以前。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史学巨匠侯外庐带着毛泽东的任命状和周恩来签署的政务院委任状,成为了西北大学第一任校长,西北大学也是中央教育部直属的14所综合大学之一。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医学院先被拆分出去,后来演变成为西安医科大学,最终在50年以后中国又一轮的高校太调整中成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医学院。接着,经济、银行、会计三系被合并到兰州大学(1952年),外语系独立为西安外国语学院(1952年),英语系划归到北京大学(1953年),民族系后来是西北民族学院的主干(1952年),以师范学院与教育系为基础建立了陕西师范大学(1954年),法学院转为西北政法学院(1958年),财经学院转为陕西财经学院(1960年)……,这又是谁的错!!真实我国高校教育的悲哀!!也就是在那时候西北大学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并被《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知史而自强,西北大学终于站起来了,号称“西北高校之母”靠着西大人“公、诚、勤、朴”的风格,一步步向中国一流,世界知名名校迈进,逐渐恢复了昔日的风采。试问,这样高校有能力设立研究生院吗??衷心的祝福母校能尽快如愿设立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