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重要,还是进步重要?——漫谈价值中国专家“交流观”


    和谐重要,还是进步重要?

    截止今日,价值中国的专家、准专家、类专家,抑或如我一样的假专家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挂羊头的时候,自己卖的是否狗肉?专家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相信,这种笑,应该不是冷笑、嘲笑,或者讥笑、耻笑,应该是充满鼓励和期许的微笑。

    一向是个不喜欢凑热闹的人,一直是个喜欢独立思考并自主判断的学生。因为平台,因为机遇,因为自觉或不自觉的原因,参与了价值中国“2008最有影响力专家评选”,在分享和碰撞、交流中,鄙人收获良多。但本次的评比,随着揭晓时间的接近,我们可以发现,专家们之间的交流的确多了起来,但思考的深度、力度在削弱,相互之间的点评越来越客气、招呼化,用类专业的话来说,越来越没技术含量了,大量的敷衍性问候语,甚至是寥寥数字“好”、“顶”、“支持”等完全没有意义的口水了。

    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基础性概念是“投入产出比”,个人认为,与其花费生命重要组成部分——时间来和谐,不如实实在在地“量少质优”地共同进步。

    在交流的严肃和严谨上,在批评的质量和效率上,在提高的方式和态度上,个人觉得,要向决意淡然离开的崔长林先生学习。

    可以不需要热闹,但需要真正的反对或共鸣!这是鄙人欣赏并恪守的“交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