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父母的家


  有人说我是心大,有人说我是自立。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时候真的不想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开始渐渐的理解了父母当时争吵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我。中国的父母就是这样,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往往孩子不能理解,却还要埋怨。

  认识到那些,我开始有些惭愧。还好那时候父母也调动到山东来了。我虽然一直在外上学,也可以经常回家。每次回去,母亲都是在门前等着。父亲虽然不多说话,但是每次在家里都会准备好我喜欢吃的水果。

  念家

  渐渐的知道了什么是父爱、母爱,也渐渐的开始注意父母身上的细节。皱纹一天比一天多,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发现劳累了几十年的父母太不容易。

  父母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经常争吵,也学会了相互的礼让,家庭生活条件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而我还是如以前一样飘荡在外。

  现在,家一直装在心里,心中的家不再是那栋房子,而是父亲和母亲的爱。有人说,家是爱的聚合体。或许就是亲人的爱加上自己的爱,而后成了“家”。像以前一样,还是不想家,但现在却时常挂念着家。挂念着父母的身体,挂念着父母的工作,挂念着父母的心情,挂念着父母的生活。

  “有猪的房子是家的标志”是按照象形文字来分析“家”,现在来看,家或许应该不再是那栋冰冷的建筑,而是一直存在心中的那份温馨、温暖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