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阅读


 

走 进 阅 读

  文/曹世中  

    离开文学大约有二十年了。
    选择离开是为了生存。
 
    直到今天,我依然以为,文学,是自己心中最绚丽的梦。
    每个人都有梦想。尽管这梦,更多的时候不会实现。然而,谁又能否认,这梦,不是自己生命里最最华彩的乐章呢?
 
    文学,是心的启蒙。文学,会放纵思想。
    文学,可以成为心的憩所。文学,是疲劳生命旅程中,那春风轻抚的中继站。
    长假前后,又一次走进文学。
    久别之后的生疏,让燥动的心,始而不知所措,继而艰难入定。这是一个长篇,写的是秦巴山地历史变革中的生命律动与情感纠葛。文字并不吸引人,是书中人物的命运和梦,牵着你一点点深入,间间断断完成了近三十万字的阅读。
 
    读完之后,我在想,人的绚丽生命充其量只有四十年。但,在这短短的四十年里,人,又能做些什么?又能得到些什么?争了,斗了,爱了,恨了......当人可以进入真正的回忆时光,回头看看,能让自己记住,并感动自己的生命又是什么?
 
    节前,读了叶利钦。一个亲手埋葬了共产主义神话的人。
    他已离开,永别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他是伟大的。
    这种伟大,不是今天的结论。伟大生命的价值,是历史性的。如同毛泽东。
    毛泽东比苏联人早了几十年就知道了他一生梦想的结局。所以,他用了最激烈,也是最残酷的方式,要在有生之年去追寻自己的梦。
    他的梦不会实现,这不是他的错。是那理论的错。因为制造那梦想的理论,违背了人性和生命的基本逻辑。
    人是自私的。不管你是伟大,还是平庸。
    梦是伟大的,不管它是美丽,还是委琐。
 
    生命一旦逝去,无所谓什么遗憾。遗憾,是留给活人自责的理由。人的一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做好什么并不容易。所以,生命才显得那么可爱和扑朔迷离,同时也充满诱惑。生命不能没有色彩。而文学,恰好给了生命以这样的色彩,并将这色彩绚烂,放大,定格并记录下来。
 
    今天,所有的人都已商品化,包括梦想。
    这不是生命的错。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有理由选择逃离。
    喜欢也罢,讨厌也罢,生活仍将继续,生命也将继续。
 
    一次生命,就是一次阅读。
    读她,读你,读自己。
    所以,我珍惜这样的阅读。
   
    读书,就是在读自己。
    不管你是伟大,还是平庸。
 
    2008-4-8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