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准备:告别邮局的日子


  目前,通讯、网络以及电视日益成为人们交流感情、休闲传情的工具,以书信形式出现的纸交流,正一步步向我们远去。而最首当其冲者,毫无疑问是为中国人服务了无数个风雨风貌的邮局。

  尽管依然有人坚持说,“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书写的东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和珍贵”,但是事实证明,中国的更年轻一代对于书写形式,最乐意接受的还是计算机功能,他们非常希望向传统的书写告别。

  这或许不是他们的无知和悲哀。

  计算机不仅仅伤害了中国汉字的书写,更伤害了中国人对于中国汉字的书写的热情和兴趣。书写似乎愈来愈轻松,似乎愈来愈随意,甚至于不识几个大字者也能堂堂正正地坐在计算机前写作出扬扬洒洒的文章。我们权且不管他的文章写得好不好,敲打出一大堆汉字却是事实。

  是的,仿佛一切都是在冥冥之中的注定。一个泱泱几千年尊崇文化的东方大国,是不是真的将面临着国人对于自己的“国字”的书写排斥?

  这让笔者想到了许多。

  从甲骨文开始,到活字印刷,再到激光照排,人类给与社会以非常迅猛的发展,人类对于社会文明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然而,正如不是居里发明了战争一样,今天的科学家也没有发明用以消灭书写的手段。是中国人甚至是许多国家的人,轻易放弃了自己民族的文字书写,这些人以为这是一种进步,而实际上这是一种对于人类文明的伤害。

  数码相机的出现,几乎颠覆了人们对于摄影艺术的神秘感,而最终摄影家们也选择了数码相机。家庭电话是对人类交流最好的贡献,然而移动电话却使“座机”出现了一种类如癌症的病变,信息技术则充当了最有力的杀手。PB机的短暂出现和快速消失,同样证明了人类科技的进步与无情。

  这一切,从科学本质上讲不能说明什么,然而从人性的本质上却造成了一种异化--人们越来越少地当面交流,人类的情感世界越来越显得苍白。仿佛人们只知道这些“物品”的出现减轻了人们相互之间的感情上的债务,而不知道实际上所带来的感情上的疏远甚至冷若冰霜。应该见面的也不见面了,美其名曰发上一条短信了事。

  似乎方方面面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告别一切本真的人性,而给人性蒙上一层甚至于多层美丽的面纱。告别手工书写,告别当面交流的亲密,告别纸介情书的魅力,告别拜年的习俗,告别一切有利于人类亲近的方式。一切都以科学的名义。

  如今,似乎中国的年轻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告别邮局的日子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