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星 大荣誉


  仁达方略:小星星大荣誉

  ——评成大方圆如何以荣誉激励员工

  设置荣誉,树立标兵,分开等级,奖励先进,是企业常采取的激励员工的方式。但在执行过程中有时却不尽人意,荣誉形同虚设,过程操作不公,甚至引起负面效应。笔者的一个国企客户,对“劳模”极为反感,说全厂上下一提“劳模”就集体反胃,荣誉成为一种负担,一种讽刺。

  我们以辽宁成大方圆药店的案例,来探讨企业如何以荣誉来激励人。辽宁成大方圆药店在连锁药店行业内数一数二,经营稳健,口碑优良,持续发展。成大方圆用“小星星”来表示它们的“服务之星”,走进任何一家成大方圆药店,你都能找到一两个佩戴着红色小星星的店员,有的是一颗星,有的是两颗星,最多的有五颗星。

  用荣誉激励员工,首先要认清荣誉的本质。荣誉的设置是为了奖励先进,表扬贡献,鼓舞士气,是一种激励。既然是奖励先进,就不能搞平均分配。不幸的是荣誉常常是“轮班制”——这月你当,下月我当,为了团结,轮流坐庄。“荣誉轮流做,本月到我家”。这种荣誉设置几乎毫无意义,顶多展示自己管理规范。

  平均主义就是荣誉的“泻药”,只要一沾上,再好的荣誉也会拉肚子。所以荣誉设置必须有硬指标。成大方圆店的“服务之星”须满足三项硬指标:一是完成销售指标;二是顾客满意度高,没有顾客投诉;三是同事满意度高,该店员所得投票必须排在门店候选人前列。第一个指标是经济标准,第二个指标是服务标准,第三个指标是团队标准。三大硬指标设计得很有艺术性,既将效益,又讲持续发展,还要控制内部的竞争强度,避免内讧。其实还有一个指标,就是从参选的5000名员工评出500个,这是比例标准,这个比例标准设置恰当,不高也不低,高了失去先进性,低了失去参与性。

  有人会问,这样设计就能避免平均主义?可以肯定地回答:不能完全避免。道理很简单,前两个指标都达到之后,大家就可以在同事满意度上搞平均主义,成大方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主要采取了三种措施。

  第一是增加副选项,提高难度。成大方圆第二标准是“服务之星”还必须满足地区“特色”的标准。比如店员替顾客着想,不流失顾客,有忠诚的顾客群,柜组无过期产品,陈列丰满、新颖、美观,此外,选手还要经常开动大脑,能够给门店或地区提合理化建议。这种副选项督促员工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献计献策,同时也筛选了一批保守安逸的员工。

  第二是加强监督,保证“星”的亮度,防止有人浑水摸鱼,名不副实。成大方圆采取总部与门店双重监督,不定期对“服务之星”工作进行突击检查,一旦发现有不符合评选方式或评选标准的店员当选,则可降低其星级或取消其“服务之星”称号。

  第三是搞动态荣誉,而不是静态荣誉(注:不是说静态荣誉不重要)。“服务之星”评选每度一次。本季度当选的店员佩带一颗红星标志,连续两季度当选的店员佩戴两颗红星标志,依此类推,连续五季度以上当选的店员则佩戴五颗红星。但是,如果“服务之星”在下一季度没有连续当选,则不佩戴任何标志;升星级只能连续当选,不能隔季度累加。这种巧妙设计是对平均主义致命的打击,使利益与荣誉必须依靠累积,如果放弃小星星就要重头再来,损失很大,大家就都不愿意放弃,领导与未获得者也不好意思来搞平均主义,使荣誉真正靠争取得来,而不是靠施舍得来,创造出合理竞争得氛围。

  让荣誉真正激励员工,还必须有以下几个思想。

  第一,荣誉是奖励先进的,不是奖励权力的,各级荣誉要分清。特别是像“小红星”这种基层荣誉,更不能让领导层参与。如果他们参加,本身就不公平,给他们吧,员工会认为有权力就有业绩,感到不平等;不给他们,就会有好事者无事生非。荣誉是要分层次的,普通员工有小星星奖,店长有大星星奖。成大方圆就规定,店长和主任不得参与“小星星”评选。

  第二,荣誉是奖励贡献的,不是奖励资历的,不是论资排辈的。许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固定思维,只要评选,首先要考虑资深员工,认为如果荣誉不给他们,不仅对不起他们,让他们心理失衡,资格潜的人也不自在,这样荣誉也就成了论资排辈。有的企业为了平衡这种矛盾,采取晋级制,比如将荣誉分为五个等级,一“星”是资格潜的,五“星”是资格老的。星多,只表明她工作时间长。这种做法将会使荣誉僵化,悄然死亡。成大方圆采用的是动态奖励,“星”多少主要表现在业绩,与资历无关,一个季度没评上,就没有“星”了,又必须重头再来。

  第三,荣誉需要郑重仪式,不是简单草率。颁布荣誉需要隆重的仪式,仪式越隆重激励的作用越大。IBM、玫琳凯等著名企业每一次授予荣誉都兴师动众,极度招摇,恨不得让功臣们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成大方圆在这点上做的也不错,通过内部报纸、会议等方式,让每一位获“星”的员工都能感受到公司对自己的重视。

  第四,荣誉要与利益相关。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福利利益、机会利益等等,只有精神奖励的荣誉很难使员工保持持久的热情,荣誉必须要有载体。成大方圆对于“星”级员工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既发奖金,又给予培训提升,还送了一批“星”到香港去旅游。让员工真切感受到,有“星”不仅风光,还很实惠。

  从以上我们看出,荣誉是需要精心设计,精心执行,需要高超的技巧。但技巧只是枝节,对员工最根本的激励是企业有没有真正尊重他们,以人为本。荣誉也只有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中才能长盛不衰,偏离了“以人为本”,“小星星”就成了收买人心的“胡萝卜”,虽然短期能刺激员工的积极性,时间长久必然产生逆反心理,失去作用,甚至让员工集体反胃。成大方圆店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对自己的企业文化特别自豪,认为自己的企业做到了真心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