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为什么不能为斗米折腰!


近段时间,大街小巷都在谈论《德国汉学家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这件大事。

 

说是大事,也算文学界好久没见到过如此热闹的吸收和批评风潮了。

学者、教授、作家、就是我这个文学爱好者也参和了进来,提看法的提看法,说批判的说批判,统统出来了.来做什么呢?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维护中国文学的尊严。

我这个文学者虽然说不出高调.对我们家里有这么多有民族感的真正文人而自豪!

 

我只是不明白,这什么说出这话的恰恰只是外国人?又为什么中国人会真的把外国人的话,拿当镜子来照自己?难道说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吗?

 

不明白德国汉学家为什么会把文学形容成“垃圾”的!既是“垃圾”能形成“文学”吗?

是汉学家,那么“文学”的概念,或者说“中国当代文学”的概念又是怎样定论的呢?

是否有定论为垃圾的级别?是否这个高明智慧的汉学家能回答得出我国文化界对“中国当代文学”这个概念的定论?

带着这些许许多多的疑问,我在各个评论和报刊网络上寻找答案,没有找到结果.

 

事实可能是没有人“敢问”“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了!中国的文人真的“胆子特别小了?”我曾是王蒙先生文学创作函授班的学员。我常听先生把文学分成高尚、高雅、庸俗的文学,却未曾听说过中国文学界把文学类的作品称之为"垃圾"!是翻译错误,还是顾彬先生身为文人口无遮拦呢?还是因为别的国家的民族什么?

 

从顾彬先生有的原话来看,不象是我们国家的翻译低能.

顾先生原话是这样说的:“德国到处都有作家,他们代表德国,代表德国人说话所以我们有一个德国的声音,但是中国的声音在那里呢?没有,不存在,中国作家胆子特别小,基本上没有,鲁迅原来很有代表性,现在你给我看看有这么一个中国作家吗?没有。”

可以说顾彬先生在无视自己文学学者身分的时刻,说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国的法律中就有精神失常者所作所为是不负有责任的,是这样,中国文人当然也就懒得费神来与顾先生评长论短了。

 

事实上水沸起来面宽了,也就自然形成了一个镜子。

 

近几年除引出一个韩寒,确实文化界一直没有娱乐界那样沸沸扬扬,新人辈出!也许文学需要宁静。

 

在宁静的背后,我们不妨思索我国现状,一个国家让娱乐充实人们的文化生活不是坏事。但是,娱乐能不能真实,完全,彻底的取代文学在人们心目中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这应当是国家,当代文人得换位思考的新问题。

 

谁都很明白,当代的娱乐也是无法取代文学的价值,是完全无法取代文学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的。

有人拿了西洋镜照着中国文人,就大声指责中国文人为斗米折腰!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开放改革,一切都在为经济让路。在一个家庭体现出丈夫可让妻去卖身,为家里赚钱也不为耻反荣。中国文人为斗米折腰,只是把高度降了点点为何不可?

最说,就算文人高调呼喊,谁为他们送粮?又谁为他们保驾护航?做经济的很聪明,做文人的就真的那么书呆子气?硬是要把自己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疯子一样流落街头,那才是文人?才是才子?

千里马摆着也就摆着。没有人不认是千里马。既是摆着的千里马,为斗米折腰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只是国外来的镜子自然照不到中国摆着的千里马。选了一些“垃圾”去挂上“中国当代文学”名字。也就自然会有那些不中听的言语又怎能怪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