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对其他物种就是一种灾难
——电影《白色星球》评论
关键词:《白色星球》 北极 尊重生命 稀有动物保护 人性
《白色星球》是一部历时三年拍摄于加拿大北部的纪录性影片。这是一部拥有散文一样的解说词,清朗而柔美的画面,自然柔和的声音、人性化的动物生活状态等等要素的很好的电影。以画面、音乐、解说等手法提出了一个环保与地球变暖的主题。这让我们看到,其实动物也是有很多震撼人心的要素的。
有影评人说,这是一部没有人出现的人性震撼。
先来谈谈人性的话题。
我们一向以人性为最高境界,把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都赋予生命,主观臆断它们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情感、有仇恨等等。文学上把这种手法称为“拟人”,甚至我们认为“拟人”是将物种人性化,是在拔高其层次,是在增加其可爱的一面。
但本人认为,所谓人性不过是人的自我标榜,人性不过是被社会化的兽性。
就如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重新制订的标准“车同轨、书同文”。追求人性原本就是一个排除异己的过程。
在动物身上,我们感受不到人性。因为在动物身上找到人性对动物而言是一种亵渎。其实兽性才是动物的天然特性,才更接近于自然的本性。
——不要再美化人性了!
再来说生物链的话题。
一种动物的存在是另一种动物赖以生存的保障,也是另一种动物生存的威胁,甚至导致其灭绝的根本要素,这就是自然界的生物链。但往往生物链的上面环节与下面环节灭绝,会直接导致中间环节的灭绝,这就是生物界中的鲶鱼效应。
在生物链中,体积庞大的东西都很唬人,同时任何表面强大的东西本质上都是弱者。以大鲸鱼为例,海洋里的霸王却不能在水下呼吸,必须要经常上到水面上来呼吸,而且是海洋中的杂食动物,其攻击力甚至不如鲨鱼。再比如北极熊,虽然是冬季和冰雪中的王者,离开了冰雪就会没有生存的土壤,甚至在北极冰雪融化的时候,都难以寻找到赖以生存的食物;麝牛在争地盘的时候,与对手之间的争斗是靠蛮力气冲撞的,虽然失败者被赶出领地,胜利者也未必会活得塌实,毕竟它需要用体力而不是智慧去战胜对方。而那必须征战到它老得没有力气之后,才是引退的时候。
人不也是如此吗?为了名利前途,跟别人争斗,并最终落得生命中充满疲惫。在弥留之际,回首往事的时候,却总是感觉怅然失落。
时间是衡量一切的终极标准,所以比物种更大的力量是自然的力量。
再来看稀有物种保护。
在北极生活的麝牛,用角斗来争夺“部族”的统治权,但它们明显只用蛮力来冲撞“顶牛”,谁的力气大谁就会更强壮一些,虽然都知道,增加了节奏与计谋,就不单纯是强壮与力气的事情了。
人与其它种族之间的差别就是增加了技巧、节奏、计谋、思想、武器等等。因为人会用火,就可以让其他动物恐惧,并帮助他们捕猎、从茹毛饮血通过烧烤变成“熟食”。就会烧毁森林树木,人会把石头砸成锐利的东西,会用金属做成刀枪,所以就会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好地侵略别人,让自己成为生物界中的“霸权主义者”。
所以人类就成为整个生物界——甚至包括人类自己,最恐怖的敌人。
善良的人都会以野生动物保护者,环境保护主义者等爱护生命的面目示人,甚至领养被遗弃的流浪猫和流浪狗,以食用中华鲟、熊掌、鱼翅等珍稀动物为耻。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这些生命不值得珍惜,这种做法就是错误的。
但你会保护每个生命吗?你可以去珍惜你的宠物阿猫阿狗的生命,但毕竟有宠爱就会有厌恶,有喜欢就会有恐惧,同时每个人都有厌恶或者恐惧的东西,比如蟑螂、蚂蚁、老鼠、苍蝇等等。甚至你会情绪好的时候喜欢,而情绪差的时候讨厌,有人壮胆的时候就不怕,独自面对的时候就恐惧。当面对那些你不喜欢甚至厌恶,感觉恐惧的动物,你同样珍惜它们的生命吗?
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其属于珍稀或者濒临灭绝就价值连城,也不应该由于其泛滥生存就如草芥。
但显然这是根本不能做到的,想来生命也是有等级之分的,比如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刚刚结束的对日“暖春之旅”时,可以为老死在异国他乡的东京上野动物园,膝下无子的“北京籍”熊猫陵陵的不幸去世而发表悼念,这个待遇肯定比绝大部分国民的待遇高多了。
现在想来,那些破坏甚至导致稀有物种灭绝的人,也并不都是残暴得罄竹难书的人,而是出于对美的欣赏与追求。对美的态度有如下几个层面:首先是欣赏,然后是留恋,再然后是希望据为己有,并剥夺其他人欣赏那种美的权利,再然后是以霸王的面目出现,成为别人的控制者。
对流浪猫与瘸腿狗、甚至是一只被风雨淋湿了的燕子或者是艰难爬行的虫子,善良个人对它们的怜惜甚至比对人的生命更多,这是人情的淡薄还是人性对于物欲横流的社会评判标准的无奈?
所谓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或者来自于人自然属性的残存的影响,或者是来自人类“万物之灵长”的姿态的表现,为什么“疯牛病”“蓝舌病”“禽流感”等都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而某些地区由于出现了十余人被狗咬而出现“狂犬病症状”,就要对当地的狗实行地毯式灭绝政策。
这难道是爱护动物者的行为吗?
所以地球就是在从冰雪世界而由于消融而变成泽国,然后由于蒸发而变成空气,并被“搬迁”到其他地方。社会化也是使得那种自然属性中本我、本真与善良部分的逐步消失的过程。
人的进步对其他物种就是危险的。一个人强大了,就会形成对其他人权利的掠夺。
人类文明对其他物种就是一种灾难。
社会的进步过程就是对自然的破坏。
最后说生活的境界的问题。
与以往一样,我依然以手机与网络的方式邀请一些朋友分享看这部电影,有朋友直接回复说由于前段时间太劳累要睡觉,而且不需要在周日上午morning call,并宁愿“睡到自然醒”。同时我也很希望跟最喜欢看《动物世界》类的节目的妈妈一起分享这部电影的,但妈妈回去睡“回龙觉”,终于没有能够叫醒她。忽然感觉到:让别人“睡到自然醒”也是一种境界。
以前看一部电影《狐狸的故事》,在狐狸长大了之后,老狐狸就会把小狐狸赶出家门,这曾经是这部电影中最动人的细节,孩子大了迁徙是为了寻找、发现还是在掠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还是为了掠夺别人的资源,或者是为了尊重子女作为个体的权利?让自己黯然谢幕?
动物界的生物链与天敌原则告诉我们:
你不可能成为最大的,不可能永远是无敌的。你总是可以找到比你更大的东西。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轨迹,善良的人不会试图去改变也不能改变别人的生活轨迹。
任何自我相对于自然都是渺小的。
通常人们都会认为,关爱别人就要失去自己;但是想要听到雨滴落下的声音就必须保持安静,想要享受在雪中踩下时发出的声音就要屏住呼吸。
对美的东西,你只有静静地欣赏,不要去打扰,不因为自己对它的喜爱而据为己有。
不要打扰到别人的生活。
别打扰别人,也不要被别人打扰,这本身就是一种追求。
去感悟自然规律,远比内心的自我感悟重要得多。
贾春宝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
• 首创“B 2 M”电子商务模式的芝麻客www.zhimake.com ,COO
• 电话:13269258122
• MSN: [email protected]
• QQ:469063961
• E-mail:[email protected]
•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bekings.chinavalue.net
•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相关文章:
从宠物狗现象看宠物的尊严(2006年12月1日)
在生命与死亡之间(2002年5月8日)